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13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844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介绍了测定混合物粘度以确定沥青质沉积起始点的方法,考察了将正庚烷或甲苯加入油样过程中体系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随着正庚烷的加入,体系的粘度呈下降趋势,但在某一浓度时出现明显的偏离,该点即被定义为沥青质沉积的起始点.而用甲苯作溶剂时,体系粘度则始终呈平缓下降趋势,无偏离现象研究还发现,各种原油的沥青质沉积的起始点明显早于其相应的减压渣油,这表明渣油胶体体系比原油的更为稳定,上述结果借助显微照相观察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52.
采用离子束增强沉积方法(IBED),在Fe基上制备了TiN薄膜。通过划痕仪,透射电镜(TEM),俄歇电子能谱(AES),粘着力测量仪的观测,分析和计算,给出了膜的形貌,组分和机械特性;发现TiN膜与衬底之间存在一过渡区,膜中含氧量比气相真空沉积(CVD)明显减小。在AES定量计算中,本文采用一种与文献不同的方法,较为简便地处理了俄歇谱中Ti和N峰的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53.
本文分析了以正硅酸乙酯溶液为源,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沉积法淀积的氧化硅膜的成分与电荷等特性,以及淀积和退火工艺条件对这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钢基底上预镀中间层沉积金刚石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表面预镀中间层在45号钢上化学气相沉积(CVD)得到了金刚石膜。钢基底表面金刚石涂层具有许多潜在应用价值,但直接在钢上沉积生长金刚石面临长的形核期,铁原子的触媒作用和热膨胀不匹配等严重问题。文中采用钢基底表面预镀中间层的方法,阻止碳向基底中扩散,增强膜基结合和抑制SP2杂化碳的沉积。分别研究了直接在钢基底上、表面预镀铜膜和表面预镀硅膜钢基底上热丝法沉积金刚石膜的工艺特点。通过SEM、Raman谱和划痕法检验表明,钢基底表面预镀硅膜作为中间层,是一种在钢上沉积金刚石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5.
56.
57.
纯铁表面沉积Ti和Al膜的同时,用N^+离子束注入增强沉积,成功地形成了性能优越的表面改性层。与ZrO2陶瓷球对磨结果表明,经Al+N^+AK I+n^+离子束增强沉积后,纯铁的表面显微硬度及磨损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磨痕形貌和元素分布观察结果表明:离子束增强沉积处理前后,磨损的机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8.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美术人才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本教育时代。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中,创新素质的人才培养和体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要求教学定位以服务知识经济结构调整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培养美术设计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及危害,提出了治理黄河泥沙的新举措——小北干流放淤,分析了小北干流放淤的客观性和必要性,指出了小北干流放淤对黄河治理的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60.
深孔精加工中,珩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加工工艺。介绍了深孔珩磨加工中容易出现的孔径超差、珩磨表面粗糙度达不到工艺要求、圆度误差超差和孔的直线度误差超差等质量缺陷,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