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5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281篇
系统科学   402篇
丛书文集   82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481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汶川地震的岩石圈深部结构与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印度板块向北推移挤压,青藏高原强烈变形,高原内部及其边缘的活断层上经常发生强烈地震,是大陆内部最活跃的地震区.汶川8级地震就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松潘一甘孜地块与扬子地块交界的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上.作者利用面波层析成像、跨龙门山的被动源地震观测、爆破地震剖面的结果对震源附近的岩石圈结构和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松潘一甘孜地块与扬子地块的岩石圈结构与性质有重大差异.扬子地块岩石圈显示为高速、坚固和稳定特性,而松潘-甘孜地块为低速、软弱及易于破碎.在松潘-甘孜地块中,中地壳内普遍存在一个低速层,它是引起中上地亮推覆运动的滑脱层,龙门山的推覆构造就是上部地壳仰冲的结果.汶川地震震源深度为14 km,正好位于龙门山推覆体的映秀-北川主中央断裂带上.  相似文献   
892.
高密度电法的延时性勘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延时性勘探的基本思想,对矿山排土场进行高密度电阻率法延时性的实际勘探.对比高密度电阻率法延时性勘探的成果资料,对电阻率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工程与环境解释.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延时性勘探对于解决未饱和区域水的流动、水位的变化、化学污染物的扩张和堤坝的渗漏等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93.
龙门山地区印支期正断层及其对沉积相和储层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关口断裂两盘沉积对比分析,认为关口断裂在印支早期业已生成,断裂性质属正断层;受印支运动正断层的控制,研究区岩相古地理在中三叠世雷口坡期具有东西分异的特点;以龙门山山前断裂为界,岩相古地理格局的东西部差异性明显,沉积水体在川西地区较浅,而在龙门山地区较深.中三叠统天井山组亦发育于此张性大地构造背景下的北东-南西向碳酸盐台槽内,沉积水体较深;晚三叠世马鞍塘期,龙门山地区继承性存在的一系列正断层发育,使得古地势西低东高.  相似文献   
894.
小波变换在故障诊断的各个领域已经广泛应用,首先综述了汽轮机组动静碰摩的振动特征和诊断方法;小波分析应用于机械故障振动信号分析的优越性及其应用的进展和特点,介绍了小波变换技术在汽轮机组动静碰摩故障诊断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最后提出小波分析应用于碰摩故障诊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应用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895.
通过分析典型声发射信号及其特征提取,将小波尺度谱引入到声发射故障诊断领域,首次提出了声发射信号的小波尺度谱分析法。给出了小波基函数及其参数的选取,克服了声发射信号小波尺度谱的时、频分辨率不能同时达到最好的缺陷。将小波尺度谱用于声发射检测的滚动轴承损伤类型及部件的识别,诊断结果十分直观、清晰、准确。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均表明小波尺度谱能有效应用于基于声发射技术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896.
列车用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路行业总线应用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还没有出现面向铁路专用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标准,本文以TCN(IEC61375-1)为参考,结合CAN总线自身的底层协议特点,借鉴了其他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优点,设计出面向列车总线应用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Train-CAN协议.该文主要从该协议的报文分配、报文传输机制描述和网络管理方法3方面加以研究,并分析了一个典型的应用——分布式车载故障检测记录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证明了Train-CAN协议应用于铁路机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97.
传统的傅立叶分析难以处理电力系统故障时产生的暂态信号.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为分析非平稳、突变信号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多尺度分析,将连续小波变换离散化,得到适合数字信号处理的快速算法——离散小波变换.最后给出了应用离散小波变换进行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实例,通过仿真分析证明该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898.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数据库的整个设计过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知识库,主要介绍知识库维护各模块的设计思路,包括知识的录入、检索、修改和查询功能界面实现的方法.另一部分是动态数据库,主要介绍为实现数据传输各模块的具体设计流程.整个系统的实现使用的是C Builder语言,数据库设计的详细代码被编入程序代码册.  相似文献   
899.
高邮凹陷断裂调节带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裂调节带是构造变形区调节构造平衡的一类重要的地质构造.综合地质、地震等分析资料对高邮凹陷主要断裂系构造的分布特征及其各构造带的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邮凹陷内存在真武吴堡断层同向类叠置型、真②断层内同向类叠置型、吴①断层内同向类共线型、汉留吴②断层间共轭反向类共线型4种断裂调节带类型.凹陷内同向类调节带易形成主水系通道,各种沉积扇体和鼻状圈闭发育,而且临近凹陷内生油中心,易于形成油气富集带,是油田的主要分布区;而共轭反向类调节带则位于凹陷内低幅凸起,其水系不发育,缺乏沉积砂体,远离生油中心,不利于成藏.  相似文献   
900.
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区域构造背景,阐述了撕裂断层的基本特征和识别标志。撕裂断层断面近直立,在地震剖面上多表现为波组错断、同相轴紊乱等特征;在水平时间切片上,表现为同相轴扭曲、宽窄和产状变化等特征;在测井曲线主要表现为隔夹层的频繁出现以及锯齿化程度的增强。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百口泉区三叠系具有一定规模的撕裂断层8条,延伸长度3~7km。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撕裂断层既可形成有效的运聚通道,又能够起遮挡作用而形成圈闭,对油气的运聚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