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3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10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7篇 |
丛书文集 | 43篇 |
教育与普及 | 1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6篇 |
综合类 | 13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90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106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110篇 |
2006年 | 102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基于Hausdorff距离的人脸检测方法.该方法将单一的Hausdorff距离定义进行巧妙的变换应用,使其达到了可以在复杂背景下进行人脸检测的实用水平.实验证明,该方法运算快捷、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32.
提出用于视频电话、监视与监控等场合的人脸实时检测跟踪方法.首先运用差分图像快速提炼出运动物体的外接矩形,消除背景对肤色检测的影响,缩小肤色搜索的范围;然后利用肤色在空间的聚类特性检测人脸,利用HSV颜色模型中的色调H的范围抽取肤色,去除亮度对肤色的影响.实验表明,这种检测和跟踪方法是快速有效的,与单独运用HSV方法相比它能更好地处理背景对肤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石如庚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8(2):79-83
本研究表明,对仅有一块锯材比其余板厚小的不对称不锯图,应用对中法来估计BOF位置,是个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34.
35.
根据国内外非球面零件加工难的现状,其根本原因在于多数非球面光学零件很难找到可作为加工依据的准确轨迹,同时也很难找到使轨迹在加工过程中精确转移的方法。而且在加工中,保证面形精度也是最难的问题。本论文主要就非球面面形精度进行探讨。根据等距线公式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出保证加工精度时对截取参数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PLS)的超分辨率重构方法用于快速恢复高分辨率人脸图像.该算法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将所有高、低分辨率人脸图像投影到各自的特征子空间中,通过PLS对高、低分辨率投影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进行回归建模.当输入的低分辨率人脸图像给定时,对应的高分辨率人脸图像可以由训练后的回归模型导出.实验结果表明,在离线训练的情况下,所提出的算法可以快速地给出令人满意的重构解. 相似文献
37.
大熊猫个体识别对研究大熊猫的种群数量非常重要,大熊猫面部检测是基于面部图像的大熊猫个体识别方法中的首要关键步骤。针对现有的大熊猫面部检测方法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VGGNet-16改进网络结构的多尺度大熊猫面部检测方法。首先,以VGGNet-16网络结构为基础,通过增加残差结构与BN层,降低卷积层通道数,并采用LeakyRelu激活函数等改进,构建一个新的特征提取主干网络。其次,将一个3尺度的特征金字塔网络结构与SPP结构结合用于目标检测。最后,使用深度分离卷积结构替代常规卷积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大熊猫面部检测方法在测试集上能够达到99.48%的mAP,检测性能优于YOLOv4。 相似文献
38.
二维非参数化判别分析方法中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使用传统线性判别分析方法计算类间散射矩阵时,使用类中心来近似表示各个类,类内散射矩阵的定义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导致算法性能不稳定、小样本、数据的高斯分布假设及维数困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二维非参数化判别分析方法,对类间散射度矩阵和类内散射度矩阵进行了重新定义,考虑了各类数据的边界结构.通过在ORL标准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相对于传统算法的鲁棒性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39.
本文应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系统地研究掘进工作面人—机—环境系统的耦合效应,实现掘进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文中分析了人—机—环境三个子系统的构成要素,探讨了各子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联,并提出增进整个掘进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的方法,得出在一定掘进工作面条件下,人的因素是安全生产的核心,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更好的实现掘进的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