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6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3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研究10种采自滇西地区植物的抗疟活性,为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的抗疟成分或先导化合物奠定基础.方法:将植物样品粉碎,依次用75%乙醇、水回流提取,提取物经冷冻干燥后,采用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试验进行筛选,以IC50值评价其活性.结果:在供试的10种植物样品中,梁王茶地下部分、球花报春花、糙毛杜鹃、西域蜡瓣花等4种植物粗提物具有不同程度的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相关提取物的IC50值均大于1 388.9μg/mL.结论:梁王茶、球花报春花、糙毛杜鹃、西域蜡瓣花4种植物具有一定的抗疟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2.
通过比较60株重楼内生细菌发酵液的水相提取液和有机相提取液对冬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发现8株细菌的有机相提取物具有促萌发作用.将其中4株细菌的发酵液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蒸干物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成不同浓度处理冬小麦种子.结果表明:肠杆菌属74#菌的石油醚相提取物、不动杆菌属108#菌的氯仿相提取物、芽孢杆菌属138#菌的氯仿相提取物和克雷白氏杆菌属149#菌的乙酸乙酯相提取物的促萌作用较强(p0.05);其中芽孢杆菌属138#菌的氯仿相提取物的1/2稀释液的促萌作用最强(p0.01).  相似文献   
53.
【目的】松材线虫病是当前我国林业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森林病害。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化学杀线剂具有环境局限性,研发高效植物源杀灭松材线虫的药剂对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同时降低环境化学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乙醇浸渍提取法制备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等30种植物的提取物,测定其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利用液液萃取法,用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有机溶剂对两种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步提取,得到药液的质量浓度梯度为10.000、5.000、2.500、1.250和0.625 g/L,并分别测定其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虫卵悬浮液在25 ℃恒温保湿培养箱内培养,24 h后开始观察,32 h后结束观察。通过镜检统计线虫卵数,并计算相应的线虫卵累计孵化率和孵化抑制率。【结果】采用质量浓度为10 g/L的喜旱莲子草、乌蔹莓乙醇提取物分别处理松材线虫,72 h后线虫校正死亡率均为 100%。喜旱莲子草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和乌蔹莓的水层萃取物中存在主要的杀线活性物质,两种植物萃取物处理松材线虫72 h后的半致死剂量(LC50)分别为0.588 8和0.969 3 g/L。在离体虫卵孵化试验中,喜旱莲子草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线虫的卵孵化抑制率最大,为79.77%,其次为乌蔹莓的水层萃取物,为46.51%。【结论】可见,喜旱莲子草和乌蔹莓对松材线虫成虫和虫卵均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杀活性,可作为新型植物杀线虫剂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4.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贵州湄潭茶叶多酚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茶叶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以5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在80℃回流提取2次,每次回流时间为20min.该工艺可为贵州茶叶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对跃迁到某一能级的比较半衰期或者称为部分比较半衰期ft1/2,i或logft1/2,i,与针对整个核衰变系统而言的比较半衰期fT1/2或logfT1/2作了比较和分析,它们是两个层次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对象。前者和部分衰变常量λi及衰变分支比I(或Ri)相联系,后者则和整个原子核衰变的衰变常量λ相联系,在研究和表述中应注意区别开来。作为一个例子,对101Mo基态跃迁到101Tc衰变实验中是如何提取比较半衰期的作了具体的描述。  相似文献   
56.
王鑫 《高师理科学刊》2013,(6):63-66,78
研究了蓝莓提取物的种类、提取纯化方法以及蓝莓在食品、保健等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蓝莓富含花青素、黄酮、多酚和多糖等抗氧化物质,在食品和营养保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发展潜力巨大的果树.  相似文献   
57.
Preparation of konjac glucomannan and acrylamide grafted konjac glucomanna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onjac glucomannan (KGM) with good water solubility was extracted and purified by a cheap and simple method including fat-extraction, protein-extraction, decolouring, centrifuge, precipitate and other procession from tubers of amorphophallus riveiri. Acrylamide grafted konjac glucomannan (AKGM) was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Ce(IV) serving as initiator in order to elucidate its molecular weight. Results from the measurements of capillary viscosity by figuring out the specific viscosity and applying to Mark-Howink equation showed that the viscosity-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acrylamide grafted konjac glucomannan was about 9.58×105. Biography: XIAO Chao-bo(1946-), male, Associate professor.  相似文献   
58.
万寿菊水蒸汽蒸馏液萃取物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万寿菊水蒸汽蒸馏液萃取物的化学成分。在已分离的78种物质中鉴定了28个化合物,它们是β-松油醇、胡椒烯酮、胡椒酮、桃金娘醛、α-松油醇、1,8-桉叶油素、乙基苯乙醇等。这些化合物占萃取物总量的90.73%。  相似文献   
59.
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 d喂养试验,对以番茄红素油树脂、葡萄籽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复合营养素制剂进行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对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20 000 mg/kg BW,急性经口毒性属无毒级;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中,各剂量组大鼠生长良好,血液指标、组织学检查等均未见与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在试验剂量下,该复合营养素制剂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0.
用乙酸乙酯、 氯仿、 正丁醇等有机试剂和水分别提取中草药紫苏梗的有效成分, 得到有机酸类、 三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 并研究其抗氧化效果. 结果表明: 紫苏梗正丁醇相中没食子酸的质量比为0.6 g/kg; 氯仿相中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的质量比为0.9 g/kg; 紫苏梗提取物中黄铜类化合物质量比相对较高, 在乙酸乙酯相中为1.2 g/kg, 氯仿相中为1.1 g/kg; 紫苏梗各提取物对·OH自由基、 超氧自由基(·O-2)和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其中1 mg/mL的乙酸乙酯相和氯仿相的清除能力最强, 分别为79%和73%、 62%和59%、 83%和80%, 对·OH自由基和DPPH·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强, 即紫苏梗各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