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7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312篇
系统科学   295篇
丛书文集   77篇
教育与普及   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1篇
现状及发展   122篇
综合类   3377篇
自然研究   3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测定了BmNPV—Ch(中国株)和HaMNPV vp39基因序列的基础上,推导出相应的氨基酸顺序,并与AcMNPV、OpMNPV、LdMNPV、BmNPV—Ja(日本株)的VP39蛋白的氨基酸顺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已知的各种杆状病毒中,VP39蛋白是一个保守性较强的蛋白质,Bm—NPV—Ch VP39蛋白与AcMNPV、OpMNPV、LdMNPV、BmNPV—Ja和HaMNPV VP39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3.7%、58.2%、39.9%、97.1%、92.8%。HaMNPVVP39蛋白与AcMNPV、OpMNPV、LdMNPV、BmNPV—Ja和BmNPV—Ch VP39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3%、59.0%、40.2%、93.1%、92.8%。通过氨基酸亲水性分析比较,探讨了VP39蛋白结构与杆状病毒进化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
作者从数学实验的一个系列实例出发,逐步深入地探索了两事件A、B的独立性与概率P(AB)、P(A)·P(B)的关系,特别是关于连续事件A、B的P(AB)与P(A)·P(B)的关系给出了一个从相关、到独立、再相关的典型实例.研究表明,事件的相关性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3.
通过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室内分析,结合沉积微相的研究,探讨了临盘油田沙二下亚段成岩作用特点,建立了滩坝沉积的埋藏成岩演化模式.通过研究认为,尽管沙二下亚段埋藏较浅,但成岩作用已达到晚成岩A1期,储层总体上处于弱压实、弱胶结状态,次生孔隙较发育.由于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处于原始高位的坝顶砂岩为较好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64.
65.
通过对以米脂、洛川为代表的典型黄土丘陵区、黄土源区的野外考察,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黄土披盖形式、地貌发育规律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明显表现于二者沟谷发育特点及发育规律上,导致沟谷延伸速度的显著不同两地区水上流失形成主要受各自不同的地貌发育规律控制,均需经历一个较长的强水土流失期.  相似文献   
66.
讨论了非线性森林发展系统的最小范数控制问题,证明了最小范数控制的存在性,唯一性及可逼近性,最后给出了优化条件定理.  相似文献   
67.
安徽黄精和琅琊黄精核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中安徽特有2种植物的核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别人近缘种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安徽黄精(P.anhuiense)核型公式为2n=24=4m+6sm+12st=2T,属3B核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6L+6M2+6M1+6S.琅琊黄精(P.langyaense)核型公式为2n=18=10m+2sm+6st,属2B核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  相似文献   
68.
Associations with ants, termed myrmecophily, are widespread in the butterfly family Lycaenidae and range from mere co-existence to more or less specific mutualistic or even parasitic interactions. Secretions of specialized epidermal glands are crucial for mediating the interactions. Transfer of nutrients (carbohydrates, amino acids) from butterfly larvae to ants plays a major role, but manipulativ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help of odour signals is also involved. By means of myrmecophily, lycaenid butterflies largely escape ant predation, and certain species gain protection through attendant ants or achieve developmental benefits from ant-attendance. Benefits to the ants range from minimal to substantial food rewards. While most lycaenid species maintain facult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a variety of ant genera, highly specific and obligatory associations have convergently evolved in a number of butterfly lineages. As a corollary,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 largely unspecific in the former, but may be highly specialized in the latter. The sophisticat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obligate myrmecophiles and their host ants is tightly connected with the evolutionary rise of specialized life-cycles and thus is a source of augmenting diversity within the butterflies.  相似文献   
69.
高阶发展方程的两类显式格式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高阶发展方程Эu/Эt=aЭ^2k+1u/Эx^2k+1给出了两类带参数a的三层显式差分格式,其截断误差均为O(ι+h)。稳定性分析指出:当k为偶数时,它们无条件不稳定;当k为奇数时,稳定条件为│R│≤f(k,a)是a(0≤a≤10)的上升函数,但为k的下降函数。例如,当k=1时,f(1,3)=0.987123,f(1,10)=2.150690;当k=3时,f(3,3)=0.109153,f(3  相似文献   
70.
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样区,选取12种反映形态特征和水文特征的空间要素,以最小地貌单元为基准,用模糊聚类法进行分类,再据地貌类型的各类要素划分数量界限进行类型判定。并就各类中要素间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标明样区内的地貌空间结构可划分为8种类型。同时还表现出从峰林漏斗向峰林盆地演化的过程,目前因受基面的控制局部地区处于复活幼年——青年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