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6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6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应用定量金相求积仪和按钮计数器分析水冷钢锭模金相与使用寿命的关系.试验表明:粗、细珠光体的相对含量及铁素体含量对寿命影响不大;粗、细石墨含量之差与石墨总量之比愈高则寿命念长;磷共晶含量大于0.1%时寿命则少于40次.  相似文献   
72.
本实验采用有机物质萘-对二氯苯代替金属铅-锡制简单低共熔混合物二元相图.并计算出两个纯组分的熔点、标准摩尔熔化热及凝固点降低常数各量.  相似文献   
73.
74.
由于水泥回转窑用镁铬质耐火材料在使用中生成有害的六价铬盐对环境和人体有危害,所以替代镁铬质耐火材料的研究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以电熔二钙砂、方镁石一氧化锆共晶材料为原料,制备出了再结合镁锆砖,并对制品的烧结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5.
就原料种类对C-B4C-SiC碳/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当使用β-SiC代替α-SiC作原料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提高,特别是断裂韧性,提高幅度达20%;鳞片石墨代替石油焦作碳原料时,复合材料表面密度和电阻率明显地降低,抗弯强度因鳞片石墨的各向异性及添加剂的不同,数据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6.
碳化硼微粉中微量硅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照硅钼蓝法原理,以抗坏血酸为还原酸,柠檬酸调节酸度还原硅钼黄,探讨碳化硼微粉中微量硅含量的测定方法,考察研究操作中各步骤的最佳工艺及其对硅含量分析精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法分析精度高且重现性好,适合于碳化硼微粉中微量硅(质量分数:0.01%~5%)的测定。  相似文献   
77.
机械加工中刀具寿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车刀为典型,分析了机械加工中影响刀具寿命的刀具材料,焊接,刀磨,几何参数与切削用量等因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8.
双辉渗金属高速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独创的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普通低碳钢及低合金钢表面渗入所需合金元素,再经渗碳,形成具有高速钢成分的渗层,即在钢的表面形成高速钢,称为双层辉光离子渗高速钢(简称双辉渗高速钢)。由于这是一种固态冶金法,没有由于结晶而形成的粗大一次碳化物,合金层中的碳化物细小且分布均匀,避免了传统的冶炼、锻轧高速钢生产中难以克服的碳化物不均匀问题。合金元素供给源采用粉末冶金法制成,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其组分配比,从而获得一系列具有不同成分的高速钢渗层  相似文献   
79.
以醇盐水解--氨气氮化法在SiC颗粒表面包覆TiN,然后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制备出(SiC)TiN/Cu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醇盐水解--氨气氮化法能够制备出TiN包覆SiC复合粉末,TiN包覆层均匀连续,TiN颗粒的粒径为30~80nm.TiN包覆层能够促进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并改善界面结合.(SiC)TiN/Cu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介于15.5~35.7 m.Ω-1.mm-2之间,并且随着SiC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TiN包覆层和基体中网络结构TiN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较接近P.G模型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80.
以WC-Co硬质合金棒为增强体,采用消失模镶铸工艺制备了硬质合金/高铬铸铁基表层耐磨复合材料,并对其界面微观组织和三体磨料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界面微观组织的观察发现,由于硬质合金表层的熔解和W、C、Co、Fe、Cr等合金元素的扩散,硬质合金与高铬铸铁界面出现了厚度约为800μm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中生成了含有W、Co、Fe和Cr元素的碳化物,确保了增强体和基体之间为良好的冶金结合.三体磨料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是高铬铸铁(热处理态和铸态)的6~8倍,这是因为增强体的高硬度及其与基体间的良好冶金结合,使得复合材料在磨损过程中,增强体对基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从而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