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7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RS和GIS的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北省为例,在传统目视解译方法的基础上对遥感调查方法做了改进.通过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获得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水土流失分级指标,并使用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生成最后的结果.采用该方法能够及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等信息.  相似文献   
32.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和通过多年来水利建筑工程具体实践取得的工作经验、体会和感受,阐述了实施碾子山金长城侵蚀沟治理工程的必要性,并对其工程设计做了简要概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程管理综合措施,对当前开展的“建生态市、创园林城”活动与和谐水利建设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产沙数学模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按自然流域划分子流域,用“Open books”方法将子流域概化分区,根据不同区域土壤侵蚀和产沙特点,应用水文学、泥沙运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具有物理成因的概念性产沙数学模型,用陕北桥沟小流域实测水沙资料验证,成果具有一定的精度.本模型能模拟泥沙的时空变化过程,因而,便于客观地进行水土保持效益计算,可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或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4.
微通道板寿命时间是微通道板在应用中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本文论述Ⅱ代象增强器的微通道板寿命试验的方法,在研制的试验装置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微通道板的增盖—板压、增盖—输出电荷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进行寿命试验的规范和估算微通道板可能的工作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本文阐述了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特征,在土地类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相似文献   
36.
本文根据野外考察,指出陕北沙黄土区的现代土壤侵蚀过程表现为风、水两相营力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具有风成和水成的双重性特征,在区域分布上具有交错性.这是由营力的季节性强弱对比和地表组成物质的区域差异所形成的.区内主要地面物质沙黄土可以分为细沙质沙黄土和粉沙质沙黄土,二者对风力和流水的抗侵蚀性不同.  相似文献   
37.
38.
介绍了铸态奥-贝球铁的制取方法及其组织和性能。并研究了铸态奥-贝球铁抗汽蚀特性。实验表明,铸态奥-贝球铁的抗汽蚀性能比普通球铁高出约3倍,Ni,Mo,Cu和B等元素对铸态奥-贝球铁的组织、机械性能及抗汽蚀性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留在室温的奥氏体组织有着良好的抗汽蚀性.  相似文献   
39.
在真空弧镀过程中,阴极耗损率随阴极材料特性、真空室的温度、压力、气体成分、阴极和阳极的结构等因素而变化。笔者测量了铜、铝、铁、镍、钼、不锈钢、软铁和黄铜等工程上常用镀层材料的阴极耗损率,并分析了弧电流强度、真空室内气体成分和压力等因素对阴极耗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自然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概述了长江河口演变过程和水下三角洲酌形成机理,河口地区潮汐作用、波浪作用和近岸流系的性质以及长江口外淡水扩散及其对邻近海域的影响等问题。本文还讨论了长江河口环流类型和特征、最大浑浊带分布及其变化、潮滩和水下三角洲的发育以及河口地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根据上述多方面环境因子的分析并进行汇总,作者对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