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8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利用脂肪酶在有机介质中催化制备过氧酸, 丙烯醇在过氧酸的作用下发生环氧化反应生成环氧丙醇. 对脂肪酶酶源、 脂肪酶浓度、 羧酸、 羧酸浓度、 温度、 溶剂等反应条件进行筛选. 在最适反应条件下, 丙烯醇环氧化反应转化率可达67%.  相似文献   
82.
非质子溶剂中丙烯环氧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非质子溶剂中钛硅分子筛催化的丙烯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随着非质子溶剂极性的增大,反应活性增加,在以丙酮为溶剂的丙烯环氧化反应中,随着反应介质pH降低,反应活性和过氧化氢有效利用率基本不变;pH升高,反应活性和过氧化氢有效利用率均降低,温度对反应活性影响显著,温度升高,双氧水转化率增加,并且保持很高的环氧丙烷选择性,但双氧水有效利用率降低,甲醇-丙酮混合溶剂中丙酮体积分数低于50%时,丙烯环氧化反应活性比纯甲醇为溶剂时降低不大,而环氧丙烷选择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3.
采用模板组装途径合成MCM-41和HMS两类中孔材料,探讨了在含模板剂和烧去模板剂的这两类载体上键合两类酒石酸钛络合物的组装方法。XRD和FT-IR结果表明:在焙烧过程中,MCM-41长程有序的中孔结构会发生退化而转化成与HMS相似的结构,并导致1219和580cm^-1红外带的消失,而诱发载体产生强度的Si-OH畸变。中孔HMS与钛化合物的键合作用会诱发载体产生弱的Si-OH畸变振动。在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模板剂和酒石酸二乙酯(DET)配体对钛活性中心的调变作用可促进提高环氧选择性。  相似文献   
84.
采用微波加热一步合成了介孔有机-无机互穿网络材料.以材料孔道表面硅羟基为还原剂,氮原子和硫原子作为稳定剂成功制备了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采用N2吸附-脱附、ICP、TEM及FT-IR等表征方法对所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Au负载量、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和环氧化物的选择性分别达到98%和95%,且催化剂在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85.
邱传将  张月成  高宇  赵继全 《科学通报》2009,54(24):3809-3816
γ-(三乙氧基硅基)丙胺与MCM-41反应, 得到氨丙基化的MCM-41, 进而利用氨基与2-吡啶甲醛的缩合反应制得双氮螯合配体修饰的MCM-41; 利用双氮螯合配体与甲基三氧化铼(MTO)的配位, 实现MTO在MCM-41上的组装.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 铼主要以 +Ⅶ价态存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漫反射光谱(DR UV-vis)分析结果证明了配体与铼之间配位键的形成; X射线粉末衍射(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氮气吸附结果表明, MCM-41引入官能团以及MTO组装后, 其六方一维孔道结构得到保持, 但孔体积、比表面积 以及孔径发生明显变化. 此外, 还利用元素分析以及原子吸收等方法分析了组装材料中碳、氢、氮以及铼的含量. 分别以30%双氧水、过氧化氢尿素复合物(UHP)为氧化剂, 考察了其对不同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当以UHP为氧化剂在25°C对环己烯环氧化时, 反应的转化率约为50%, 选择性大于99%; 而在同样温度下, 以30%双氧水对环己烯环氧化时, 反应的转化率约为40%, 选择性约为20%. 较低的催化活性是由于底物在MCM-41中传质较慢, 而组装的MTO又在环氧化条件下分解所致.  相似文献   
86.
溶剂对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剂对钛硅分子筛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具有重要影响。该文对甲醇、异丙醇和仲丁醇3种醇溶剂及丙酮、乙腈和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环氧化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活性顺序为:甲醇>异丙醇>仲丁醇>乙腈>丙酮>四氢呋喃。以催化反应机理为基础,通过电子效应、空间位阻效应、溶剂极性、物理扩散和分配、溶剂氧化副反应、环氧丙烷(PO)醚化副反应、催化剂失活和丙烯溶解度等多种因素分析了溶剂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电子效应、空间位阻效应和溶剂极性是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研究工作为今后同类反应溶剂的选取提供理论根据和指导,为PO清洁生产工艺的进一步工业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7.
以30%H2O2溶液为氧化剂,以六配位水和三配位水的铋钨杂多酸四丁基铵盐([(C4H9)4N]10[(MⅡ(H2O)3)2(WO2)2(BiW9O33)2]和[(C4H9)4N]12[(MⅡ(H2O))3(BiW9O33)2](M=Ni,Mn,Co))为催化剂,催化了环己烯环氧化反应,探索了杂多酸催化剂中配位水的数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30%)与环己烯的物质的量比为3∶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 h,六配位水的铋钨杂多酸四丁基铵盐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底物环己烯的转化率为58.9%,产物环氧环己烷的选择性大于等于99%.同时还对杂多酸催化环氧化环己烯的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8.
考察了各种具有较低蒸汽压的溶剂(b.p.>100℃)对含钴八面沸石(Co2+-NaX)催化的以氧气为氧化剂的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对环氧化反应具有重要作用,使用酰胺类溶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等能够获得优良的催化性能.进一步研究表明,溶剂与分子筛中钴离子的配位作用是苯乙烯发生氧化转化的关键,酰胺类溶剂辅助参与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使用适当比例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砜的混合溶剂能够显著提高苯乙烯的转化率和环氧化物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9.
丙烯直接环氧化Au/TiO2催化剂助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的Au/TiO2催化剂,分别考察了碱金属氯化物以及贵金属等助剂对Au/TiO2催化丙烯环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加入NaCl后其环氧化催化性能明显提高,含量为1.5%时环氧丙烷(PO)得率最高;而加入CsCl和贵金属Pt则有利于提高丙烯环氧化过程中氢气的利用效率,抑制了副产物水生成。  相似文献   
90.
合成了手性配体1,2,5,6-O-二异丙基-D-甘露醇(III)以及1,3,4,6-O-二亚苄基-D-甘露醇(IV)及其衍生物并对起结构进行了表征,其中1,3,4,6-O-对氯二亚苄基-D-甘露醇(V),1,3,4,6-O-对甲基二亚苄基-D-甘露醇(VI)属于新化合物未见有文献报道.4种新型的手性二醇应用于查尔酮的不对称环氧化均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97.4%-100%conv.)和中等或偏低的对映选择性(14%-3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