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6篇 |
教育与普及 | 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3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尾矿浆的沉积特性对尾矿坝的坝体结构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尾矿浆的沉积分层特征和时间演化规律,对黏性尾矿浆和砂性尾矿浆进行一维沉降柱试验,讨论了尾矿沉积物的细观结构特征和分层划分依据,分析了沉积物形态与时间的关系,并用双电层理论解释了絮凝作用对沉积特征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尾矿黏粒具有颗粒细小、黏土矿物成分比例高和吸附性强的特点,在液体环境下易形成高孔隙率的絮状结构体;根据细观结构的变化,尾矿沉积层从上到下依次分为澄清区、絮凝区、沉降区和固结区;按时间划分,可以将尾矿的沉积过程分为沉降阶段和固结阶段,黏性尾矿的沉积时间大约是砂性尾矿的2倍;砂性尾矿的沉积时间主要由单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决定,黏性尾矿浆的沉积过程可用分界面高度-时间的函数关系来描述.研究结果揭示了尾矿浆的沉积过程和细观结构之间的联系,为尾矿浆沉积规律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2.
混凝法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丽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1):79-81
文章介绍了混凝法的机理,其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混凝法在处理印染废水方面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较低,操作简单而有效等优点,因而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3.
某洗漂厂设计处理废水量4000m3/d,平均时处理废水量167m3/h(24h运作);进水COD为800~1100mg/L,BOD为200~300mg/L,SS为300~400mg/L,色度为400~600倍;要求废水经处理后出水达到《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DB4437-90中"新扩改"一级水质排放标准。尝试采用酸化水解-接触氧化-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处理该洗漂厂废水。实践证明所采用的工艺是合理的,能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4.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9,44(Z1):211-211
A compartment model of dynamic deposition processes has been developed and tested in the Potou loess section of China. There are four components in the model : carbonate input of eolian dust, carbonate output of erosion, carbonate chemical equilibrium and soil water balance. A climate stochastic model software (CLIMAK) generates the daily weather data. The processes of eolian dust deposition, erosion, and pedogenesis simulate the complex process of carbonate deposition in a loess-paleosol sequence. We consider both climatic change and soil-forming facto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in Potou section, the mean carbonate fluxes from precipitation, eolian dust and erosion are 0.14g/cm~2/kg, 1.45g/cm~2/ka and 0.23g/cm~2/ka respectively. Of this, 91.2% of the carbonate input is from eolian dust. 相似文献
115.
沉降离心机圆形转鼓内液面速率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降离心机的生产能力取决于流体的轴向速率和周向速率,因此对沉降离心机转鼓内流体速度的研究有助于沉降离心机的结构优化设计。本文对沉降离心机圆形转鼓内流体速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自由液面周向速率滞后随流量和液池深度增大而增大,自由液面轴向速率受流量、液池深度和转鼓转速的影响,并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6.
李英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
本文用园锥形有机玻璃管实验装置,以水为介质,对粒径为0.262mm~1.8mm的石英砂物料进行大量实验,观察非球形颗粒的散式流化过程,据实验结果得出形状系数α与颗粒直径d_2有关,且成线性关系。得出空隙率指数n与Re_(?)的关联式,并提出非球形颗粒的当量直径、自由沉降速度与空隙率指数的计算方法.图4,表4,参5. 相似文献
117.
118.
设计了一套动力学模拟装置,研究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CG-A与无机高分子凝剂PAC配合去除油田含油废水中超微细颗粒(〈5μm),该装置由旋流混合器、流态化沉淀塔、沙滤池组成,处理能力为200L/h,当单独投加PAC时,出水的微细颗粒数为68000个/L,滤膜系数为13~16,而PAC与CG-A配合使用时,出水的微细颗粒数为11000个/L,滤膜系数为40~60,显示CG-A和流化床沉淀塔具有良好的去除 相似文献
119.
对云南某铅锌矿采用全尾砂膏体充填方案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分析了全尾砂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粒级组成、化学成分),并进行了全尾砂自然沉降试验、坍落度试验、全尾砂试块单轴强度试验,获得了全尾砂及全尾砂胶结料的自然沉降特性、流动性能、析水性能及强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全尾砂自然沉降2~3 h后,重量浓度达到72%~76%,需要添加絮凝剂加快沉降;全尾砂胶结料的重量浓度为78%~79%时,坍落度为24~17 cm,基本无析水(1%~0.6%),充填料呈膏体状态,适合长距离输送;全尾砂膏体配合比在1∶4~1∶12时,28 d单轴抗压强度达到1~4 MPa.室内实验初步表明该矿山可以采用全尾砂膏体充填方案.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