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2012,46(35-36):2191-2201
Two new species of free-living marine nematodes, Ptycholaimellus ocellatus sp. nov. and Prochromadorella gracilis sp. nov. from the Yellow Sea, China are described. Ptycholaimellus ocellatus sp. nov.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ocelli, an abruptly narrowing anterior cervical region, a cuticle with transverse rows of punctations, a lateral differentiation with two longitudinal rows of thick elongate dots, and voluminous ventral gland with a large ampulla. Prochromadorella gracila sp. nov.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lateral differentiations in the anterior pharyngeal region, a small conical stoma with outstretched teeth, slit-like amphidial fovea, and five pre-cloacal supplements.  相似文献   
42.
报道了植物线虫食道腺的结构,在生活史中的变化有其分泌成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3.
采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检测土壤中的胞囊数量和单胞囊卵量,旨在探讨作物轮作方式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数量和单胞囊卵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连作与轮作大豆田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胞囊数量15 a连作和轮作分别为62.7个·(100g干土)^-1和67.5个·(100g干土)^-1,16 a连作和轮作分别为63.7个·(100g干土)^-1和64.7个·(100g干土)^-1;麦豆区田间大豆胞囊线虫胞囊数量显著高于米豆区。连作15 a和16 a大豆田的胞囊线虫单胞囊卵量低于50个发生频率分别为93.0%和89.0%;麦米豆轮作区,多于200个卵的胞囊出现频率最高,轮作15 a和16 a分别是51.0%和48.3.%。长期连作大豆虽然没有减少土壤中的胞囊数量,但却使胞囊中的含卵量大大降低。图2,表2,参13。  相似文献   
44.
昆虫病原线虫作为一种有潜能的生物防治因子,日益受到国际生防领域的重视。目前,昆虫病原线虫一般采用低温贮存的方式,研究昆虫病原线虫的耐寒机制是昆虫病原线虫用于长期贮存的重要方面。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涉及到昆虫病原线虫耐寒性研究方法、耐寒生存和行为策略、耐寒生理和分子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45.
杨希 《武夷科学》2010,26(1):38-46
采用常规检测法(贝尔曼漏斗法)研究了松枯死木中的线虫种类、相互存在关系和检出情况。初步将线虫分为4大类: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伞滑刃属其它线虫和非伞滑刃属线虫。其在枯死木中的存在关系有14种类型。(1)松材线虫;(2)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和非伞滑刃属线虫;(3)松材线虫和伞滑刃属其它线虫;(4)松材线虫和非伞滑刃属线虫;(5)松材线虫、伞滑刃属其它线虫和非伞滑刃属线虫;(6)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伞滑刃属其它线虫和非伞滑刃属线虫;(7)拟松材线虫;(8)拟松材线虫和伞滑刃属其它线虫;(9)拟松材线虫和非伞滑刃属线虫;(10)拟松材线虫、伞滑刃属其它线虫和非伞滑刃属线虫;(11)伞滑刃属其它线虫;(12)伞滑刃属其它线虫和非伞滑刃属线虫;(13)非伞滑刃属线虫;(14)无线虫。2008~2010年,松材线虫检出率分别为34.59%、28.21%和24.19%,呈逐年下降趋势;拟松材线虫检出率为14.04%、16.03%和0.8%。每年松材线虫检出率与季节的关系差异不明显,但常年基本上都有松材线虫,为枯死木的取样增加了难度。应用指示剂1号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对于松材线虫病木,其准确率达100%。随着时间流失,松材线虫在枯死木中慢慢消失,影响常规检测和快速检测结果,所以尽量在松树枯死初期取样。  相似文献   
46.
作者自1986年5月至1987年11月对山东蒙阴县境内天麻林场等地的楸树根结线虫病的感染率、危害、症状及其病原线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对病原的雌虫、雄虫和二龄侵袭期幼虫的形态观察、测量、寄主反应及北卡罗来纳鉴别寄主试验,确认中山寺林场楸树根结线虫病病原为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Treub,1885),Chitwood,1949),杨庄苗圃病原为北方根结线虫(M.hapla Chitwood,1949),而天麻林场与蒙阴县苗圃病原主要为以上二种根结线虫,其中以爪哇根结线虫为优势种,偶见极少量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 Chitwood,1949)。本文还对二种主要病原线虫的重要鉴别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为楸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7.
对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目前在农业上的应用情况、杀虫毒素、抗茵物质及其基因工程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48.
对从长岛松材线虫体表分离的3株携带菌株即中间肠杆菌(Esherichia intermedium)、鲁氏不动杆菌(Acinnetobacter lwoffi)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选用分属于6大类的8种抗生素进行了抗生素药敏定性试验,初选出5种有效抗生素,采用对倍稀释法进行进一步定量试验,确定了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阿奇霉素、阿米卡星和诺氟沙星对单一菌种及混菌作用明显,有效浓度范围宽,这可为获得无菌松材线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在室内盆栽实验和田间实验条件下研究了10%噻唑磷颗粒剂、5亿孢子/g淡紫拟青霉粉剂、5%特丁磷颗粒剂、1.8%阿维菌素乳油、3%氯唑磷颗粒剂5种杀线虫剂及其不同施用剂量对地黄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盆栽条件下5种药剂的不同施药剂量对地黄胞囊线虫病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田间实验条件下,10%噻唑磷颗粒剂40kg/hm2,5亿孢子/g淡紫拟青霉粉剂50kg/hm2和3%氯唑磷颗粒剂50kg/hm。施用30d后,土壤中胞囊线虫虫口减退率达65%以上;施用药剂150d后,5亿孢子版淡紫拟青霉粉剂50kg/hm^2时防效最好,达67.95%;其次为施用10%噻唑磷颗粒剂40kg/hm^2,防效达61.00%,满足地黄的GAP栽培要求,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斯氏线虫生物反应器液体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气升内环流反应器和机械搅拌通气反应器进行昆虫现原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A24液体培养。研究分析了培养液成分变化、流变学特性和反应器结构对感染期线虫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反应器大规模培养线虫的商业化学提供有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