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2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探明淀粉溶液组分含量和制备条件对淀粉微球产率及粒径的影响规律,以及鉴定淀粉微球的基本理化特性。【方法】以可溶性木薯淀粉(SCS)为原料,采用水包水乳液法制备淀粉微球;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淀粉溶液中NaOH与H2O质量比、温育温度和温育时间对木薯淀粉微球(CSM)产率和粒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CSM进行表征分析;采用MTT细胞检测方法,对CSM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结果】当NaOH与H2O质量比为1.0∶50、温育温度为25℃、温育时间为6h时产率可达(70.7±0.9)%。上述3个因素对CSM的粒径影响均不显著(P0.05),且NaOH与H2O质量比和温育温度过高时不利于制备分散良好的微球;SCS多为圆形或卵形截切型,CSM较为圆整,基本上均为圆球形;SCS和CSM的红外光谱图基本相同;SCS基本保留了木薯原淀粉的结晶区,CSM属于无定形态物质,无结晶态存在;CSM对人肝细胞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结论】提高NaOH与H2O质量比、温育温度和温育时间均有利于提高CSM的产率;SCS和CSM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但在形态和晶体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区别;所制备的CSM对人肝细胞无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22.
以分子结构设计为基础,通过合成多头亲水活性基团、接枝改性增加咪唑啉型乳化剂的空间位阻,采用月桂酸、四乙烯五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利用在线红外监测咪唑啉中间体的官能团变化,合成改性咪唑啉型微表处用慢裂快凝型乳化沥青乳化剂,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合成的乳化剂性能优异,临界胶束浓度为23.99μg/g,在临界胶束浓度下表面张力为24.36 m N/m;用该乳化剂制备的乳化沥青颗粒均匀,体积平均粒径为3.09μm,乳化剂用量为1.5%时乳化沥青各项指标均满足微表处用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与石料的可拌和时间达206 s。  相似文献   
123.
聚硅氧烷—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原油破乳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乙氧基二甲基聚硅氧烷(ethoxydimethyl-polysiloxane)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ployoxyethylene-polyoxyproplene)为原料,合成了系列聚硅氧烷-聚氧乙烯原油破乳剂,并针对吉林油田的原油进行了破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聚硅氧烷链一定时,原油破乳率与聚醚对乙氧基聚硅氧烷中乙氧基的取代率有关,在聚醚链中引入聚氧丙烯链有利于提高破乳率,具有适当取代比和聚醚  相似文献   
124.
新型可生物降解性共聚乳胶仿塑纸品涂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以淀粉为原料,苯乙烯为接枝单体,制备新型可生物共聚乳胶仿塑纸品涂料的工艺条件,在常压、60℃下,用1:1淀粉-苯乙烯,在2000r/min下搅拌,控制加料速度,反应8h并采用改性剂改性,所得产品稳定,在纸品上的附着力较高,耐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5.
榄香烯乳对B16细胞株的诱导分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榄香烯乳对B16黑色素瘤细胞株是否具有诱导分化作用。通过MTT显色法测定榄香烯乳在体外对B16细胞株的IC50,腹腔给药观察榄香烯乳对体内B16细胞株皮下、肺转移结节的抑制作用.选取低于IC50的药物浓度研究榄香烯乳作用后B16细胞株超微结构和成瘤性的改变.榄香烯乳对体内外B16细胞株均有抑制作用.药物作用后,瘤细胞生长抑制,增殖减慢,接触抑制恢复,成瘤性降低,电镜观察细胞恶性度下降,出现较为成熟的黑色素颗粒.在低浓度时,榄香烯乳对B16细胞株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6.
采用多组分乙烯基单体共聚,在主链结构上引入含不同极性基团的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合成各种类型的水性乙烯基聚氨酯粘合剂.考察不同主链结构、固化剂类型及用量对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比较乳化剂的类型对转化率及吸水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强度与引入主链的极性基团有关(其由大到小顺序为OH,COOH,CONH2),也与异氰酸酯的类型有关(剪切强度的大小顺序为MDI,PAPI,TDI).  相似文献   
127.
醋酸乙烯酯与丙烯酸甲酯的种子乳液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对丙烯酸甲酯(MA)的乳液聚合进行了研究,得出在MA/H2O重量比为0.5时,60℃下合成粒径分布均匀的聚丙烯酸甲酯(PMA)种子乳液的最佳配方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APS)和(NaHCO3)的浓度分别为11.6、1.72和4.69mmol/L.然后以PMA乳液为种子,以油溶性偶氮二异丁腈(AIBA)为引发剂,分别进行不溶胀与溶胀条件下醋酸乙烯酯(VA)的种子乳液聚合,并以磷钨酸为染色剂,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胶粒形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8.
介绍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A的乳化液自动配比系统。系统选用高性能数字控制芯片TMS320LF2407A作为核心控制器,充分发挥DSP芯片的高速运算和信号处理能力,较好地实现了乳化液浓度的实时监测、自动配比和可再用乳化液回收。  相似文献   
129.
含功能性单体的苯/丙乳液的聚合稳定性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采用乳液聚合工艺,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了含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系统研究了乳化体系、引发体系、含功能基单体含量、聚合工艺和聚合温度等对乳液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发现聚合温度降低,采用半连续聚合工艺以及适当提高乳化剂的浓度均有利于乳液聚合反应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0.
乳状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用乳状液膜法处理对硝基酚工业废水,对液膜材料、表面活性剂用量、膜增强剂用量、内水相浓度、油内比、乳水比、制膜转速和时间、乳水混合转速和时间以及外水相pH值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试验确定了各种参数之间的最佳组合方案为煤油96mL,Span80为4mL,液体石蜡2mL,内水相NaOH溶液浓度为2%,油内比2:1,乳水比1:3,制膜速度为1790r/min,制膜时间30min,乳水混合速度190r/min,混合时间15min.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实验室制备的乳状液膜处理高浓度对硝基酚工业废水,n=6时,硝基酚的平均去除率为98.67%,RSD为0.31%;COD平均去除率为77.44%,RSD为1.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