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9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改性TiO2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使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TiO2粒子表面进行聚合,得到了以TiO2粒子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的复合粒子,TiO2粒子表面由此得到改性研究了TiO2表面聚合物成膜的条件,用TEM证实了表面聚合物膜的存在,运用IR和DTA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并利用Zeta电位,接触角的测定及分散性试验对改性前后TiO2的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2.
采用多步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硬质聚氯乙烯(R-PVC)改性剂-聚丙烯酸丁酯(PBA)/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互贯网络聚合物(简记LPBSM-Ⅲ)。应用实验表明,LPBSM-Ⅲ能显著地改善R-PVC的加工性能和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53.
以膜相中D2EHPA[磷酸二(2-乙基已基)酯]为载体,煤油为有机溶剂,N-205为表面活性剂,内相中以1.5mol/,的盐酸为试剂,高速剪切制乳;在喷射提取往内,用1L,乳状液对6L左右的初始浓度为21g/L左右的外相L-Phe(基丙氨酸)水溶液进行了3次提取,第1次提取后,内相平均浓度达120g/L左右,外相最后平均浓度为0.95g/L左右;每次提取后,液膜破裂率均小于1%,溶胀询小于22%.  相似文献   
54.
耐水性水玻璃复合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适量氟硅酸钠改性剂和有机胺促进剂对基料水玻璃进行改性,协调粘性,耐水性和凝胶时间的相互关系,以磷酸,氧化硅氧化锌,铝盐,钙盐及钡盐等为原料制备磷硅酸盐固化和固化剂促进水玻璃的聚合和二氧化硅凝胶的缩合,拼用苯丙乳液作为辅助成膜物质。然后利用正交法优选配方,制得耐水性良好,附着力强的水玻璃复合涂料,它具有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和耐老化等特点,可应用于防火涂料和外墙涂料上。  相似文献   
55.
以煤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氨水中和的丙烯酸为单体,采用Span-80类复配乳化剂,以(NH42)S2O8为引发剂,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新型絮凝剂聚丙烯酸铵.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种类及用量p、H值、单体浓度、油相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利用FTIR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56.
利用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硅氧烷与其他有机硅单体聚合,制得聚硅氧烷乳液;再通过聚硅氧烷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发生微乳液聚合,合成出了高硅含量硅丙乳液.并且讨论了各种工艺参数对乳液聚合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7.
采用聚酰胺对环氧树脂进行扩链后并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共混入聚氨酯固化剂,用外加乳化剂进行相反转,制得了环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溶剂用量及溶剂配比、改性环氧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水溶性及固化剂用量等对乳液黏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发现:树脂体系中溶剂量存在一临界值为8.8%(质量分数,下同),当溶剂量高于8.8%时,较难发生相反转,制得的乳液不稳定;当溶剂用量低于8.8%时,能发生相反转,且乳液稳定性好;疏水性的二甲苯部分代替亲水性的乙二醇单丁醚,能显著降低改性环氧树脂的黏度和最终乳液的黏度.当聚酰胺用量为环氧树脂用量的6.0%~6.5%时,中和度达65%,改性环氧树脂水溶性较好;控制固化剂量为改性环氧树脂量的15.0%~20.0%时,制得的乳液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8.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性能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喷雾干燥时喷雾液的粘度、进料量、雾化轮转速、干燥器进出口温度等因素对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液的粘度为0.30~0.15Pa.s,进料泵频率27~30 Hz,雾化轮转速(2~3)×104r/min,干燥塔进风温度150~200℃,出口温度90~100℃时,所得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外观均匀、固含量高、堆积密度大、平均粒径小、无结块现象,性能指标达到工业生产使用要求。该研究为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的生产及在建筑砂浆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9.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复合乳化剂作用下,以三氟氯乙烯、烷基乙烯基醚类以及带特殊官能团的乙烯基类为共聚单体,制备了氟碳乳液。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主要单体配比,讨论了聚合时间、反应温度、搅拌强度等各种工艺条件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0.
钢冷轧乳化液稳定性及对冷轧润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影响不同类型乳化液稳定性的因素,包括乳化剂的比例和总含量对阴离子乳化油稳定性的影响,乳化剂的HLB值(Hydrophile Lipophile Balance)和总量对非离子乳化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乳化剂的比例和乳化剂的HLB值对乳化油和乳化液的稳定性影响明显.通过研究不同浓度下乳化液的稳定性对其吸附性和摩擦系数的影响发现:乳化液的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时,其润滑效果可达到最佳.在冷轧实验中也发现:应根据冷轧的实际规程和要求来选择乳化液的稳定性和合适的含量,以便使冷轧高效正常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