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30篇
系统科学   156篇
丛书文集   68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26篇
综合类   21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人工神经网络构造经济预测模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经济模型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构造一个宏观经济模型的实例加以说明.与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相比,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分析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2.
分析了长冲程抽油机传动胶带中的动载荷,重点讨论了胶带弹性及抽油机工况对动载荷的影响。为正确地优化动力参数,统筹确定机一电系统的力学参量,合理地给定抽油机的有关技术参数,保证抽油机达到预定的技术性能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传统物流作业调度主要对单级或两级之间的协调问题进行建模和求解,缺乏对物流作业多级特征的考虑. 针对物流装卸搬运多级作业链的复杂性,以批量作业完成时间为目标,研究单元化“装卸,搬运,装卸” 三级作业链的集成调度优化作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三级协调与集成优化问题的三层嵌套进化算法. 通过算例仿真及其分析可得目标值和求解时间会随着问题规模扩大呈多项式曲线增长以及搬运级是三级装卸搬运效率的瓶颈环节,最后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4.
针对目前水电机组检修管理存在的不足,系统地研究了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在水电机组检修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检修项目的管理水平,为电厂创造更多的效益。  相似文献   
65.
对超临界机组的主要节能技改项目——真空系统改造和磨煤机分离器改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在超临界机组运行优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包括正压直吹式低速磨煤机启停不投油、冬季单循泵运行、低负荷实行单台凝结水泵节能的运行方式、冬季停运开式泵等。  相似文献   
66.
探讨了CPE机组中脱棒机脱棒力的力学模型建立,阐述了其影响因素,从理论上解决了脱棒力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67.
鄂尔多斯盆地NL油田延9流动单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国内外流动单元研究现状出发,结合研究区实际的岩心、地质、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根据流动带指标和岩性-物性划分法划分流动单元.研究中遵循单井、剖面到平面的思路,开展了流动单元特征参数优选、取心井流动单元分析、非取心井的流动单元划分工作.运用动态资料验证流动单元划分的合理性,进行了流动单元剖面、平面特征研究及流动单元生产能力分析.研究表明,所选用的渗透率、孔隙度和流动层带指标IFZ3个参数可满足本区流动单元划分要求,研究区延9储层流动单元可划分为Ⅰ、Ⅱ、Ⅲ、Ⅳ类.  相似文献   
68.
自避障小车系统不仅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的单片机教学教具,也可以应用在无人生产线、自动巡逻汽车电子等相关领域。该系统采用红外反射式传感器和51单片机系统作为控制核心并结合外部电路组成,当高于车身的障碍物置于小车前方时,小车能自动转向,躲避障碍物。  相似文献   
69.
下扬子地区油气宏观保存条件地区差异性明显.为了更好地评价有利单元,通过多条南北向构造地震、野外露头剖面解释,对海相中生界、古生界构造进行区划,对各构造单元的变形特征和强弱进行解析.结合钻井资料,综合分析认为下扬子地区经历了3期强烈构造叠加改造影响:印支期-早燕山期(Ts-J1-2)江南雪峰由南往北的基底拆离推覆和大别山由北往南上冲推覆构造;燕山期(J3-K1)的走滑构造;晚燕山—喜马拉雅期(K2-E-N)的伸展构造.下扬子海相油气有利保存单元存在于2类地区:一是在印支—早燕山期改造变形程度较弱、保存完好的志留系盖层分布区(滑脱层),它们是原生型油气的有利保存单元;二是在晚燕山—喜马拉雅期重建的白垩系盖层分布区,它们是次生型油气的有利保存单元.对不同构造单元综合分析,认为泰州东台对冲向斜带和海域的崂山—五莲对冲带是原生型油气的有利保存单元,射阳推覆带是次生型油气保存的有利单元.  相似文献   
70.
提出了连续系统单位冲激响应的3种时域求解方法:奇异函数平衡法、等效初始条件法和线性分析法。通过比较各自的特点,有助于全面掌握单位冲激响应时域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