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从张炎《词源》论姜夔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后人多以"清空骚雅"说姜夔词。然"清空骚雅"究竟是何义,则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其"清空骚雅"可用九个字概括,那就是:意之清、境之空、风之雅。  相似文献   
22.
从发展的视角上看,河洛大鼓的雅化取向至少在配器、艺术表演和曲目创作等方面有所延揽;从功能上来看,雅化艺术的社会价值与发展职责在于引导受众的高雅审美情趣和人格理想,进而促进和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3.
从雅文化与俗文化对撞的角度来看柳永的生存状态 ,柳永是俗文化的代表 ,以仁宗为代表的雅文化对其强烈排斥 ,柳永在两种文化斗争的浪尖上陷入了无边的生存焦虑中。柳永与私妓交往 ,专业作词 ,选择了极度个化的叙事立场和反中心、反传统的话语言说方式。这一切都与精英文化格格不入。他最终在对权力话语的解构中沉沦 ,成了文化斗争的牺牲品。他的悲剧是一种文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24.
"体用"论是叶燮文艺思想的主导思想.它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是在明清之际掀起的尊经复古思潮的历史语境中,在继承钱谦益、黄宗羲和申涵光等前辈对"温柔敦厚"新的阐释与认识的基础上,并在与汪琬的论争中,创造性地提出来的."体用"论是对儒家"温柔敦厚"诗教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它把艺术形式真正从儒家"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主文而谲谏"的中正和平的价值传统中解放出来,还诗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以真正的自由,从而在形式意义上完成了对儒家诗学的真正革命.这是其理论的进步性所在.  相似文献   
25.
文人画之所以崇尚笔简形具的逸品,是因为文人画家绘画的目的不是为了再现物象,而是为了在绘画中寄寓、消解心中由怀才不遇所激发出的郁勃不平之气,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文人画家这一寄兴寓意的创作心理机制赋予了文人画逸品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26.
谷凌云的散文关注西部、追忆往昔、感怀人生、抒写真情,体现了她一贯的精神追求和写作旨趣,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朴实亲切、平和淡雅、情真意浓、手法多样,有其独特的选材视域和结构技巧,其独异的鲜明个性和真诚的心灵感悟给读者以新奇的审美感觉及非同寻常的阅读体味。  相似文献   
27.
CCTV10的《百家讲坛》是央视最具文化品位的栏目,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调整栏目运作机制,逐渐成为高雅文化走向大众,提高大众文化品位与文化素养的大众传媒平台。通过对《百家讲坛》的发展历程的考察,明确高雅文化在大众传媒时代遭遇了边缘化困境,但在市场文化占据主导的消费社会,以学术为代表的高雅文化可以投入到市场的商业化运作之中,为大众提高与普及文化显现独特的价值,在当代中国文化构建中找到话语平台,拓展话语空间,以此寻求突围的路径。  相似文献   
28.
张国都 《西藏大学学报》2003,18(3):55-57,54
吴勉作为当代著名诗人,在其上山下乡、躬耕务农期间,创作了一系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有别于传统田园诗借田园生活景象以摆脱尘世烦扰的文化意向,突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知识青年与民同忧共乐的传统文化思想,也体现了当代农民、知识青年以社会情感为本体而展开的追求善、追求美的时代特征。因而具有很强的时代痕迹可供鉴赏。  相似文献   
29.
英语“求雅换词”与汉语“避复”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求雅换词"与"避复"历史久远,然而到了现代,"求雅换词"以各种形式丰富展现,而"避复"却未能蓬勃发展。由于汉语自身特点难以产生大量的词汇,"避复"的词汇基础不够扎实,久之,在这方面的"审美期待"就变弱了。"避复"意识淡薄,导致英语学习者因母语负迁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以"求雅换词"。辨析有助于英语学习者自觉实现"求雅换词"。  相似文献   
30.
吴礼权先生的《中国现代修辞学通论》以它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标志着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新进展。本书突出的特色有两个一是言简而理周,以20几万字的篇幅创构了一个系统性强而又逻辑严密的体系,简明又周全;二是旨明文赡,持论客观、公允,并富有创见。对中国观代修辞学研究状况作了简要而又恰切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