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6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耦合板间接静电放电辐射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电放电(ESD)抗扰度实验是电磁兼容(EMC)实验和测试技术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之一,主要用于测试电子器件及设备的电磁敏感度.目前该标准规定了2种放电方式:直接放电和间接放电.其中间接放电模拟的是带电操作人员对受试器件放电的情形,这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本文基于IEC61000-4-2中规定的抗扰度实验平台,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结合脉冲函数形式的放电电流波形表达式,在对垂直耦合板实施间接放电情形下,对其附近空间的瞬态辐射场作了数值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22.
模拟烟道中粉尘粒子的荷电凝并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电凝并理论,在模拟电除尘器烟道中增设预荷电装置,进行了高压电场荷电凝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将预荷电装置安装于烟道中,离子浓度比除尘电场中高约1个数量级,有利于提高粉尘的荷电量,增强带电粒子的凝并作用;交变电场比直流电场更利于带电粒子凝并,最佳电场频率为40 Hz;电凝并作用可以使粒子粒径增大21%左右,总除尘效率提高2.6%~3.5%,有利于实现电除尘器的小型化.  相似文献   
23.
静电除尘器离子风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静电除尘器中,电晕线产生的离子风增加了除尘器驱进速度,对提高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有重要作用.本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简化,在除尘器空载情况下,采用在收尘极分区布点的方法,改变设计参数,测量收尘极板上的速度分布,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4.
针对目前电除尘技术理论尚不完备,以及电除尘器收尘效率不高且稳定性差的问题,建立了粉尘的电晕荷电物理模型,并深入研究了大气压电场电离放电特征参量的时空演变规律、电离放电通道中的带电粒子复合及其输运特性.实验结果证明:除尘电场的电离占空比可从1.8×10-5提高至2×10-2,带电粒子输运项也可得到2~3个数量级的提高.结果强化了烟尘的荷电、凝聚物理过程,也将大幅度提高烟尘的趋进速度和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25.
李祖君  卢颖 《佳木斯大学学报》2006,24(4):571-572,606
有导体存在时的唯一性定理是求解静电场问题的主要依据.本文推导了非均匀介质中的静电势方程,进而对在非均匀介质中有导体存在时的唯一性定理进行了详细证明.  相似文献   
26.
用量子点标记菠萝蛋白酶, 以此为荧光探针, 监测其与纤维蛋白原的反应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 荧光光谱逐渐蓝移, 荧光强度也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7.
针对MEMS压力传感器封装关键技术,从结构仿真和工艺参数等方面研究了一款压力传感器的硅玻静电键合问题,旨在减小封接对压力传感器芯片输出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制作键合装置,进而完成实验,最终优化键合温度,电压等参数值,验证最佳温度350~C,理想电压范围500~900V。  相似文献   
28.
针对光散射测量技术中微粒光散射多峰现象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问题展开了研究,其中对光敏区中微粒几种运动的随机性所产生的光物理机制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荷电微粒模型.分析研究了静电对于光敏区运动微粒的作用及其对单分散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在喷嘴处加载高位静电场给微粒荷电,利用荷电微粒间的Coulomb作用力,从而可有效地减弱非单分散随机现象的发生几率,最终改善微粒粒度分布光散射测量法的测量效果.  相似文献   
29.
30.
带电绝缘体静电放电引燃性新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技术评估绝缘体在接触分离过程中静电放电的点燃特性.首先,把不同数量的电荷荷电到材料的表面,通过实验校核所加电荷量是否足以使火花点燃实验探极发生点燃.其次,确定聚酰亚胺介质薄膜通过摩擦起电能否获得必需的表面电荷以引起点燃性刷形放电.通过把JCI场强计固定在实验介质薄膜背面10 mm处,测量该薄膜摩擦起电之前、起电期间、起电之后的表面电位,然后在充满易燃混合气体环境中观测其是否被点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