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0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6篇 |
现状及发展 | 3篇 |
综合类 | 20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针对晚期垃圾渗滤液难处理的特点,利用电解氧化对其预处理是一种提高其可生化性的有效方法,对电流效率进行计算十分必要.通过试验研究了电化学作用下晚期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变化。进而计算了不同电解条件下的电流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5mA/cm^2,电解时间为6.511的电流效率最高,可达到34.11%. 相似文献
162.
殷德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8,38(3):280-285
对碱性条件下电沉积Ni-W-P的镀液组成及工艺进行了优选,对镀层性能结果进行了研究。经X射线衍射表明:Ni-W-P在镀态下和300℃以下热处理时,镀层为非晶态的,而在350℃以上热处理镀层转变为晶态。 相似文献
163.
CaCl2熔盐电解钛精矿制备TiFe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aCl2熔盐中,以通Ar气保护条件下经过熔融后再凝固的钛精矿作为阴极,进行电解制备钛铁合金,探讨电解过程中TiFe合金的形成机制。在电解电压为3.1V,电解温度900℃时,研究了电解时间对电解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可以通过熔盐电解钛精矿的方法制备成分均匀的TiFe合金。钛精矿在电解过程中经历了优先生成Fe,然后逐步形成TiFe的合金化历程,中间产物包括CaTiO3、TiO2、Ti2O3、TiO、Fe、TiFe2,Ti的还原是分多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4.
电解法生产低钛铝合金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电解质中加入少量TiO2生产低钛铝合金的可行性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在电解质中添加少量TiO2对电解槽工艺参数没有影响;Ti对合金晶粒尺寸具有明显的细化效果;电解法生产低钛铝合金在理论上和生产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5.
为了提高低碳钢的耐磨性,成功地采用等离子体电解碳氮共渗技术在不同电压下对低碳钢进行表面处理。使用往复式摩擦磨损测试仪分析改性表面的摩擦磨损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和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S)分析渗透层的表面、截面形态和组成;使用3D共聚焦显微镜分析渗透层的磨痕;使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研究渗透层的相组成。结果表明,共渗层的厚度和显微硬度均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电压为350 V时,共渗层厚度最厚,硬度最大,分别为130.24μm和846.7 HV,此时共渗层的摩擦系数最小,约为0.65,磨痕轮廓深度仅为14.79μm。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技术在共渗层形成的铁碳化合物和铁氮化合物是其耐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6.
在二维情况下对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进行不同实验条件的电沉积,通过金相显微镜等手段观测了不同电压和浓度下混合溶液中金属生长和共沉积的过程,并通过对比单组分溶液与二元混合溶液的沉积物生长形貌和分形状况,研究了混合溶液在不同电压和浓度条件下所生成的沉积物的形貌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金属各向异性,导致混合溶液中的沉积物形貌较单组分溶液更为复杂;而随着电压和浓度的改变,沉积物的形貌由枝晶状向DLA分形和致密结果转变。 相似文献
167.
电解质/铝液界面波动对电解铝过程的稳定性和电流效率有重要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建立铝电解槽内电解质/铝液/析出气体的多相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研究铝电解槽内阳极碳块析出气体引起电解质/铝液界面波动现象,并对比分析传统型、长凸台型和小方体型阴极对电解质/铝液界面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质/铝液界面波动的形成时间约为45 s,之后波动进入稳定期,波幅变化很小.三种形式的铝电解槽中铝液波动的趋势基本一致,其中,传统型铝电解槽内液面波动幅度最大,长凸台型铝电解槽内的铝液波动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168.
风力发电非并网系统的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为东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3)
为解决风电在电网中的贡献率难以超过10%的世界性难题,针对风的高度不稳定性导致风电大幅度波动这个原因,提出发展非并网风电的新思路,即大规模风电不并入电网,直接应用于一系列能适应风电特性的终端用户.通过模型试验对非并网风电直接应用于氯碱和电解铝生产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氯碱和铝电解生产均能较好地适应风电特性,生产过程中的电压或电流波动,只影响产品的产量,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流程;双路供电时,网电自动为风电补充,保证了电解槽的稳定生产.利用非并网风电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9.
针对电解铝箔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氟强酸性废水中铝含量的快速检测问题,本文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酸性含氟废水中的铝,从干扰离子对铝含量测定的影响、酸度的选择及终点的判断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用标准加入法和实际样品的多次测定来验证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回收率在97%~102.2%之间。此方法准确度高,方便、快捷、易于操作,有利于在中小型电解铝箔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0.
随着染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已成为主要的工业水体污染源。采用电解法处理罗丹明B生产废水,首先研究了极板材料和电流密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以镍板和RuO2-IrO2-TiO2/Ti钛网为阴、阳极,控制极间距3 cm,电流密度2.0 A/dm2,电解时间40 min,废水COD去除率可达44.3%,脱色率高达94.7%。然后通过H型电解槽实验和红外光谱对电解法处理罗丹明B生产废水的机制进行了探究,初步推断:阳极表面生成的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氧化破坏废水中有机物分子的发色基团并促使其发生分解,生成的小分子有机物由于水溶性较差,被阳极表面生成的氯气以及阴极表面生成的氢气浮选出来,从而最终实现废水COD的降解和色度的去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