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6篇 |
免费 | 93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25篇 |
教育与普及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12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渗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用于有机废水降解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渗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电化学性能以及用于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的可行性,采用循环电解的方法,对含苯酚的废水进行了电化学氧化实验,同时与活性涂层钛阳极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考察了阴极的可替代性,最后用两种电极对含苯胺的工业废水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电极不仅具有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和优异的电化学指标,而且可以用于电化学废水处理;同时,用钛电极代替金刚石作阴极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82.
采用交流阻抗谱研究了无电镀镍浸金处理电路板在模拟电解质溶液(0.1 mol·L-1 NaHSO3)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并结合体视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了试样表面腐蚀产物形貌、组成和镀层失效机制.无电镀镍浸金处理电路板在NaHSO3溶液中的耐蚀性较差,浸泡12 h试样表面局部即发生变色,伴随有微裂纹的产生.电解液能够通过裂纹直接侵蚀Cu基底,并在微裂纹周围生成较多的枝晶状结晶产物,其主要组分为Cu2 S.该结晶腐蚀产物的不断生成使局部区域中间Ni过渡层与Cu基底结合部位存在较大的横向剪切应力,最终造成Ni镀层的脱离与鼓泡现象. 相似文献
83.
采用溶剂热法将Keggin型H_3PW_(12)O_(40)作为次级结构单元引入Fe-MOF结构中,合成出具有花状结构的POM@Fe-MOF材料,以其为模板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出衍生物WO_2@FePO_4和WO_3@WC@C。借助SEM、XRD等分析了衍生物的表面形貌及物相结构,并将WO_2@FePO_4和WO_3@WC@C分别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正、负极材料,利用三电极体系在浓度为6mol/L的KOH电解质溶液中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在0.5A/g的充电电流密度下分别得到了68.6F/g和70F/g的最高比电容。 相似文献
84.
基于电化学机理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辨识及SOC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isher信息矩阵进行参数可辨识性分析,解决了参数的辨识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简化电化学机理模型SP2D(simple pseudo-two-dimensional)的SOC(电池电量)在线估计方法。实验表明,该SOC估计方法较基于等效电路模型(一阶RC模型)的SOC估计方法,可将SOC估计的平均误差减小近30%,而在电池放电中后期更可减小达60%,有效解决了在电池全工作范围内的SOC高精度估计问题。 相似文献
85.
通过溶胶-凝胶制备双钙钛矿PrBaCo_2O_(5+δ)(PBCO)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研究结果表明:PrBaCo_2O_(5+δ)为四方结构.在100~850℃内,PBCO样品为金属导电机制.交流阻抗谱的测试结果表明:PrBaCo_2O_(5+δ)电极在800℃时的极化电阻为0.034 8Ω·cm~2.采用La_(0.9)Sr_(0.1)Ga_(0.8)Mg_(0.2)O_(3-δ)(LSGM)电解质为支撑体的单电池在800℃时的功率密度达到558.7 m W/cm2. 相似文献
86.
YUWeiping YANGXiaoping WANGGuangming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4,49(14):1446-1449
In the present work, it was studied that nanoosized NiO electrodes doping with C and Co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in an ethanol solution containing nickel nitrate and cobalt nitrate and sintering processes. The capacitance performance of such electrodes was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samples obtained by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first on a porous nickel cathode in an ethanol solution contain 0.5 mol/L nitrates, in which Ni(NO3)2 and Co(NO3)2 were mixed in a molar proportion of 8 : 2. After sintering at 300℃ for 2 h, they exhibited the best performance. XRD analysis illustrates that the essential phase of the product is NiO doping with certain content of C and Co. The particles of product imaged a spherical morphology with sizes of 20---30 nm in diameter, and with an average crystal size of 4--5 nm. The capacitance measurement of the simulating C/NiO capacitors indicates that a single electrode can reach as high as 410.0 F/g, and still maintain the value of 323 F/g after 30 recycles showed as a stabilized value with increasing recycles, when it was discharged at a current of 5 mA. 相似文献
87.
制备了C60与聚吡咯的单层及双层复合膜。应用电化学分析法研究了它们的循环伏安性质以及石英晶体微天平性质。发现无论是单层还是双层C60聚吡咯薄膜的电化学行为都与C60固态薄膜和聚吡咯薄膜的电化学性质不同。结果表明,多层C60聚吡咯薄膜的电化学性质不如单层C60聚吡咯薄膜的稳定。且单层C60聚吡咯薄膜的电化学性质基本不受C60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磷酸锰锂(LiMnPO4)微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过程及其电化学特性。在水热合成过程中,改变各种参数,如反应温度、反应物LiOH浓度、铁元素掺杂等,制备一系列LiMn-PO4粉体。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表征,获得了优化的水热合成LiMnPO4工艺,制备了性能稳定的LiMnPO4正极材料。研究发现,水热合成温度是形成LiMnPO4物相的主要因素,在140℃以上温度合成时,可以得到纯相LiMnPO4;LiOH浓度对合成物相的影响不大,但是它改变了晶体的生长习性,导致粉体显微形貌从针状向颗粒状、片状转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随之增加;纯相LiMnPO4的电化学性能无法满足应用需求,可以通过Fe元素掺杂形成固溶体,使LiMnPO4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有望在动力电池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9.
以FTO玻片为基底,在不同pH值下采用恒电位电化学沉积法制备Cu2O样品.利用XRD、SEM、EDS对样品的相组成、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并对Cu2O薄膜的光电性质和载流子类型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Cu2O薄膜的半导体性质与所用电解液的酸碱度有关,在酸性条件下,如pH=4,5时制备的Cu2O薄膜为N型半导体,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如pH=6,7,8,9,10,11时,制备的Cu2O薄膜为P型半导体.实验结果对制备N型Cu2O以及Cu2O的PN型同质结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