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系统科学   48篇
丛书文集   51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1748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严军  李晓思  李哲  刘路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4):10469-10478
为了探明注浆法应用于黄土地区某既有高层建筑地基加固产生负面作用的原因,用以指导该建筑物进一步的加固工作。本文依托某建筑物纠偏工程讨论了注浆法在局部非饱和黄土地基中的适用性。现场监测了建筑物的沉降、倾斜以及地基土孔隙水压力指标,结合地质条件以及前期加固方案,分析了注浆后地基土承载力不升反降、建筑物沉降速率增大的原因。结果表明:注浆开始后,建筑物沉降速明显增大,且南侧高于北侧,随着施工的暂停和恢复,沉降速率随之减小和增大。最大沉降速率达2.05 mm·d-1,南北两侧最大沉降差达40.78 mm。孔隙水压力变化趋势与沉降速率类似,最大孔隙水压力达990.21 kPa。停止注浆后,地基南侧各处孔隙水压力有所降低,降幅约8.85%~45.56%。注浆使建筑物产生不均沉降的原因为,未凝结浆液中的水在注浆压力和较高的孔隙水压力作用下逐渐渗透到本就排水条件不良的地基土中,且由于地基内初始孔隙水压力及初始排水条件的差异,对地基产生了不均匀的影响,最终体现在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上。可见对于类似的排水条件不良且孔隙水压力过大的局部非饱和黄土地基,注浆加固前应采取打入排水板、泄压孔等措施消散孔隙水压力,然后再进行注浆施工。  相似文献   
12.
双层结构8—羟基喹啉铝电致发光的有效载流子形成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分子掺杂聚合物作为空穴传输层、8-羟基喹啉铝作为发光层的有机分子/聚合物双层结构的电致发光。着重指出在稳定发光之前有一个有效载流子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球状晶粒模型,研究了纳米硬磁相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晶粒有效各向异性和矫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粒直径的减小,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将随之增强,而材料的有效各向异性和矫顽力将逐渐下降。为了保证材料具有较高的各向异性和矫顽力,晶粒的直径应该大于20nm。同时,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了矫顽力的最佳计算公式(Hc=0.32×2Keff/Js)。  相似文献   
14.
特低渗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对油井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长6某特低渗储层进行了系统的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特低渗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程度在26%~80%的范围,岩石的渗透率越低,应力敏感性越强;原始条件下地下渗透率明显小于地面渗透率,它们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储层岩石应力敏感伤害后,储层岩石的渗透率不能立即恢复,最终渗透率恢复率在68.6%~100.0%,岩石渗透率越高,渗透率恢复值越大;当岩石的渗透率小于0.5×10-3μm2时,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明显增强.模型预测表明,当地层压力降低5MPa时,该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对油井产量的影响在8.6%~35.7%,渗透率越低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5.
仪征化纤热电厂 3、4号双抽机组长期以来存在着冷态启动时上下缸温差过大问题。结合此型机组配汽机构的特点 ,分析了冷态开机时上下缸温差较大的原因 ,从理论上计算出高压油动行程为 6 1mm时 ,能使调节级处上下缸温差控制在合格范围内 ,并在运行中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基于预测有效度的组合预测模型近似求解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文献[1]的基础上,首先指出了文献[1]算法存在的一些缺陷,然后给出了组合预测方法精度均值E(A)等于各单项预测模型精度序列均值E(Ai)(i=1,2,…,m)的线性组合的一个充分条件,并给出了组合预测精度的上限和下限估计,从而就一般的情况提出了基于预测有效度的组合预测模型新的近似求解方法.最后以文献[1]中的实例说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并和文献[1]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高密度光存储技术中光瞳环带相位调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光学切趾术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这种减小像面上光斑大小的方法是以大幅度增加旁瓣与主瓣的相对大小为代价的,它提高光存储密度的效果基本与光学切趾术相当.但是,对于高阈值的光探测器.光瞳相位调制方法要优于光学切趾术.  相似文献   
18.
在人工气候室不同温度下测定龙眼角颊木虱的各个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18-30℃)龙眼角颊木虱的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在18℃时从卵发育到成虫需72.76d,在30℃时从卵发育到成虫需31.76d.龙眼角颊木虱室内人工饲养温度以24-30℃范围内发育历期最短,发育速度最快.全世代的理论发育起点温度C为6.966±2.0142(℃),有效积温K为770.224土88.2071(日度).根据在福州全年大于发育起点温度的有效积温约为4550日·度;计算出龙眼角颊木虱在福州地区一年发生的理论代数为5.91代,这与田间实际发生代数6代基本吻合.为龙眼角颊木虱在福州地区发生提供了预测依据,为化学防治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依据《建筑地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矩形基础的受冲切承栽力公式,进一步推导出了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有效高度h0的计算公式,使计算过程更加简单、实用;然后根据新旧规范不同公式进行计算和结果比较,建议按实际受冲切面积计算基础有效高度h0的公式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0.
以壁冷式固定床测定了4种相同材质不同几何形状的负载型催化剂的传热参数,建立了二维拟均相模型,并以正交配置法对催化剂床层的径向有效导热系数和壁给热系数进行了求解。比较了催化剂几何形状的不同对于床层传热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