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6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12篇
系统科学   101篇
丛书文集   93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3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3516篇
自然研究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影响鱼类代谢的主要生态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对影响鱼类呼吸代谢的主要生态因子:水温、体重、光周期、季节、昼夜时间以及水中溶解氧浓度等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根据我们最近的研究,结合Joblinz有关代谢体重指数b变化的生理机制的观点,就温度和体重对代谢产生交互作用的机制提出了看法:随着温度的上升,维持内稳态耗能量变化的比例与组织的修复和更新耗能量变化比例的不同,是b值随温度改变的原因;鱼类普遍存在这种交互作用,该作用在温度与体重之间通常呈负效应。  相似文献   
162.
生态全息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全息科学及系统全息的思维方法,探讨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统一体内生态差异性的同一性及其本质——生态全息性,阐述了生态全息理论,生态全息论认为,全息现象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生态圈是一个最大的全息生态系统,各子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它的缩影。文中还论述了生态全息律、生态重演律等。生态全息论的提出对于确立新的生态整体观,建立新的生态工程,研究生态系统的发展和进化,对于预测、控制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3.
本文在Kolmogorov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当b_(12)≠0,c_(12)≠1,且内禀增长率为r_1=f+ε(λ_1+λ_2cosωt)r_2=f+ε(λ_1+λ_2cosωt)受到ελ_3cosωt的强迫激励时所产生的浑沌现象。  相似文献   
164.
沂蒙山区是全国十八个贫困山区之一。山区经济开发建设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山区本身的优势,合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为此文章分析了沂蒙山区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指出了本区在土地利用上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1)科学利用山体、合理调整山区土地利用结构。(2)加强山区绿化、搞好水土保持、创造新的生态平衡。(3)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木、建立以果品为主的商品化生产基地。(4)提倡有草农业、实行农牧结合。(5)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对耕地要养用结合。  相似文献   
165.
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农业系统思想,对新疆垦区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第二个经营层次——小农场(职工家庭农场)的发展趋势做了大胆的探索,提出了建立家庭生态小农场目标模式的新观点,指出了新疆垦区农牧团场的小农场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是建立生态农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6.
改变生态条件除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食物链中Eltonian金字塔的形态和Kalkwitz提出的河流污染沿程变化分带的概念,提出了改变生态条件培养高一层次生物吃掉藻类的除藻方法,并在工艺上应用浮动生物滤清器解决了这一问题,取得了较好的除藻效果。  相似文献   
167.
太行山南端森林变迁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太行山南端2200年(公元前206年前-1985年)森林变迁、森林生态效益和旱、涝自然灾害频数后,划分为七个时期。秦(公元前206年)前,森林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自然生态良性循环,基本上没有旱涝灾害。至东、西汉426年间,森林植被减少,森林覆盖率下降至70%时,已出现了一般性旱涝灾害,均为142年一遇。三国至唐,森林覆盖率下降至50%,出现了特大干旱和特大水灾。此后,随着森林植被的继续减少,自然生态循环向着恶化方向日趋发展。至民国时期,森林覆盖率下降至5%时,旱,涝灾害频数分别为2.1年和1.4年一遇,灾害频繁,交替发生,生态循环极度恶化。建国以来,太行山南端境内的森林总的是发展趋势。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采取重大措施,森林植被走向稳步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8.
0Introduction Thestudyandinvestigationofcarryingcapacitytypicallypassesthroughthreephases:landcarryingcapacity,waterresourcecarryingcapacityandecologicalcarryingcapacity.Inordertostudyecological surplus,severalmethodsareapplied,theseinclude:theresourcescarryingcapacity[1,2],thevegetationNPPmodel[3,4],thecarryingcapacityofresources andenvironment[5,6]andtheecologicalfootprint[7,8].TheecologicalfootprintwasinitiallydevelopedbyWilliam E.Rees,aCanadianecologicaleconomist,andWackemagel Mathis,t…  相似文献   
169.
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介绍了煤矿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煤矿矿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提出了煤矿矿区生态恢复的三个目标。  相似文献   
170.
介绍了太原市生态资源和绿化现状,根据太原市的规划思路,提出了适宜太原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和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