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5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31篇
系统科学   135篇
丛书文集   103篇
教育与普及   6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0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4001篇
自然研究   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文章通过系统考察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所使用的生态建筑材料,并将其具体使用方式进行了整理.以期抛砖引玉,愿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用新观念、新视觉关注和研究中国的传统建筑.  相似文献   
5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做出的战略决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托克旗,是一个典型的蒙古族聚居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具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典型特征。鄂托克旗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民族地区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3.
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理论,探讨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框架结构,根据这一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以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得出了若干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54.
内蒙古发展生态农业的宏观调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生态农业是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内蒙古比较适宜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沙产业和观光农业。宏观调控对策对实现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55.
黄河大柳树枢纽供水区生态绿洲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中的黄河大柳树枢纽供水区,即宁、蒙、陕、甘干旱风沙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通过建设800O~13300km^2生态绿洲并将其作为生态移民基地,将减轻非绿洲区人口超载压力,为实施旱耕地退耕还草还林工程和天然草场封育工程创造条件,促进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6.
滹沱河湿地植物群落的种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x^2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了滹沱河湿地植物群落的种间关联性,对种间相关的测定结果进行了生态分析,结果表明:滹沱河湿地植物群落的42种给管植物可分为四个生态组群,即中旱生植物生态组群、中生植物生态组群、湿生植物生态组群和水生植物生态组群,讨论了x^2检验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的生态学意义,此外,还分析了种间关联、种间相关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生态存在是生态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它有自己独特的涵义、特点和构成要素,生态存在和生态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术界存在着脱离生态存在而单纯研究生态意识的倾向,必须加以批判。不是人们的生态意识决定人们的生态存在,相反地.是人们的生态存在决定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生态存在的反映。  相似文献   
58.
In contrast to overwintering cold hardening, a rapid cold hardening process has recently been described in insects. This process can rapidly enhance cold tolerance of insects in several hours or even minu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cold hardening include inducing conditions, cold hardening effects, and fitness cost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s of rapid cold hardening include rapid changes in the phospholipid composition and the increase in hemolymph osmolalities, polyols production, proline and cold-induced proteins. Moreover,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about the ecologically adaptive significance of rapid cold hardening in insects. This paper reviews research results about rapid cold hardening of insects since 1987, focusing on forms of cold injury, strategies of cold tolerance, and definitions, characteristic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s and adaptive significance of rapid cold hardening.  相似文献   
59.
皖南传统聚落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景观生态的视角,对皖南传统聚落的选址、布局以及巷道空间、单体建筑形态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对当代建筑设计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0.
与相应的审美氛围、审美风范双向对生并走向整生的民族审美活动循环圈 ,构成民族生态审美场。民族生态审美场是民族生态审美学的整体对象 ,它的逻辑结构统观化整生化展开 ,构成当代民族生态审美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