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4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61.
顺层岩质滑坡已对人类造成难以量计的灾害及损失,滑坡的防治方案研究对减少此类灾害发生意义重大。为了对顺层岩质滑坡的防治方案进行研究,本文以重庆市石柱县龙井滑坡研究对象,通过方案对比的方法得出了更适合该滑坡的防治方案,并利用数值模拟对此方案进行了治理效果评价。研究表明,“两级抗滑支挡+地表排水+地裂缝封闭”更适用于龙井滑坡,根据治理效果模拟,滑坡最大水平位移减少58.9%,最大竖向位移减少58.1%,最大剪切应变增量减少52.9%。两级抗滑支挡能改善顺层岩质滑坡应力分布,提供抗滑力,减少塑性区范围以及减缓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162.
季节冻融作用诱发滑坡的机制一直缺少定量化的研究结果,这源于缺少相应的理论模型。为了重构滑坡的变形过程并分析其变形机制,首次基于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季节冻土水分、温度和变形相互耦合的数值模型,阐述了水分变化对变形的作用机制。该模型的优点是能够体现冻土边坡中冻融作用引发的水分迁移过程和水分不均匀分布状况,并从水分对土体强度影响的角度来分析边坡稳定性。以2020年8月11日甘肃陇南市白冯村发生的大型滑坡为例,利用该数值模型计算了该滑坡处置前后边坡的水热和变形过程,并对其变形机制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季水分向冻结锋面迁移并冻结成冰,暖季活动层内冻土融化导致液态水含量增加,从而使冰透镜体所在位置变成了潜在滑移面。在外部荷载(暴雨等)作用下滑体会沿着该滑移面产生滑动,这便是季节冻土区边坡中的水分迁移过程及其对滑体滑动的作用机制。此外,案例分析表明,滑坡处理前边坡最大垂直变形和最大水平变形分别为72.41 cm和68.57 cm。设置抗滑桩后,边坡达到稳定状态时的最大垂直变形和最大水平变形分别为2.60 cm 和2.72 cm,稳定性显著提升。而且,滞水层高度的提升导致边坡垂直和水平变形0?位移线分别升高了2.05 m和2.03 m,这使得潜在滑体体积减小,从而有利于边坡稳定。然而,抗滑桩仅从力学方面提升了边坡稳定性,但是潜在滑移面仍然存在,在外部外荷载作用下,滑坡可能会复活。  相似文献   
163.
戴健健  朱振学  叶楠  苏超  张恒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8):12052-12057
采用颗粒流强度折减法评价边坡稳定性的关键是临界破坏状态的判定。以某边坡工程为例,利用PFC~(2D)程序对土体进行双轴压缩试验,标定了土体的细观参数并建立边坡颗粒流模型。对位移突变准则进行改进,通过绘制特征颗粒位移与折减系数关系曲线求解边坡稳定系数,并研究特征颗粒的选取方式。研究结果可重现边坡滑动破坏的形态变化,模拟的边坡破坏形态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Bishop法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可为颗粒流强度折减法求解边坡稳定系数及滑坡模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4.
滑坡区输电线路由于风荷载作用产生的附加内力,承受地表变形能力大幅降低,极易发生断线、倒塔等事故,因此对输电塔线体系在风荷载和地表变形作用下进行安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滑坡区某220 kV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建立两塔三线体系有限元模型,并通过Kaimal谱和线性滤波法建立风荷载模型,对输电塔线体系在无风工况下的抗变形能力和设计风速工况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无风工况下,塔腿的沉降变形对输电塔线体系的影响最严重,铁塔发生屈服的杆件主要位于塔脚点、第一横隔材与斜材连接点以及第一横隔材与主材连接点;在设计风速条件下,塔线体系大部分工况仅能承受正常无风工况下的塔腿变形的60%~80%,垂直于线路方向的双腿沉降工况抗变形能力下降得最严重,仅能承受正常工况的30%,同时,塔线体系导、地线的应力以及塔头的位移均会在动力响应达到峰值时超限,从而导致塔线结构失效。  相似文献   
165.
获取地表的变形位移信息对于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摄影测量和图像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滑坡表面三维位移辨识方法,通过建立室内滑坡模型,模拟滑带渗水软化与堆载共同作用下滑坡的形成,利用MATLAB软件作为处理平台对获取到的坡体表面图像数据进行三维位移识别,并与全站仪的测量结果作了精度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滑带渗水和堆载的双重作用下,滑坡经历了缓慢蠕滑、上部压缩、整体滑移直至破坏的孕育演化过程,提出的三维位移辨识方法对于滑坡模型在各个变形阶段的三维位移变化均具有较高灵敏度,可识别毫米级的微小位移。利用本文提出的三维位移辨识方法不仅可以精准识别滑坡不同变形阶段的表面三维位移,还可以根据标识点的空间位移结果确定滑坡表面变形位移方向,分析滑坡的变形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166.
梧州市河西防洪堤岸坡三维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编制的三维有限元程序对梧州的防洪堤岸坡两人骨坡地段进行三维计算机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的结果吻合,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并且利用程序对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反演。  相似文献   
167.
以较为典型的巫山县新城烟厂滑坡治理工程为例,探讨了此类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方法.该方法力求将灾害治理与土地资源再生和提升城市环境相结合,体现了集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合理规划利用于一体的综合治理新概念,在勘测、设计及施工全过程中得到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8.
B线隧道是104国道乌牛段的控制工程,隧道跨度大,地质条件差,多次发生坍方事故,为使开挖顺利通过,采用密排超前小导管预注浆,给开挖提供棚架支撑,加固松散土体,防止开挖中掌子面垮塌,确保了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69.
滑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灾害之一。文章对驷马山引江水道切岭段滑坡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该滑坡段工程治理措施——竖井结合水平孔排渗措施实施后近20年现场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滑坡段土体治理前后的稳定性状况计算、分析,认为采用竖井结合水平孔的深层排水措施,滑坡体稳定性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0.
颜建春  郭印 《科学之友》2007,(9B):44-45
文章以平乐至钟山高速公路某边坡为例,介绍了在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高大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方法,提出了几种常见高大边坡防护加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