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9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6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Aldose reductase and aldehyde reductase belong to the aldo-keto reductase superfamily of enzymes whose members are responsible for a wide variety of biological functions. Aldose reductase has been identified as the first enzyme involved in the polyol pathway of glucose metabolism which converts glucose into sorbitol. Glucose over-utilization through the polyol pathway has been linked to tissue-based pathologies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 complications, which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a potent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 an obvious and attractive strategy to prevent or delay the onset and progression of the complications. Structural studies of aldose reductase and the homologous aldehyde reductase in complex with inhibitor were carried out 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 in the potency of enzyme inhibition.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previous studies to aid the development of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s that may have less toxicity problems than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ones. Received 4 December 2006;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12 February 2007; accepted 20 April 2007  相似文献   
112.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old drugs and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e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kill bacteria by binding to the ribosomal decoding site and reducing fidelity of protein synthesis. Since the discovery of these natural products over 50 years ago, aminoglycosides have provided a mainstay of antibacterial therapy of serious Gram-negative infections. In recent years, aminoglycosides have become important tools to study 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ribonucleic acid (RNA). In an ingenious exploitation of the aminoglycosides’ mechanism of action, it has been speculated that drug-induced readthrough of premature stop codons in mutated messenger RNAs might be used to treat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ertain heritable genetic disorders. Received 23 January 2007;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5 February 2007; accepted 29 March 2007  相似文献   
113.
鸽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疑似感染巴氏杆菌的病死种鸽进行剖检,取心、肝、脾、肺等脏器的14份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药敏试验,确诊为鸽巴氏杆菌病;使用磺胺二甲嘧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4.
作为一种提取生物活性成分的常用有机溶剂,乙醇是药物筛选中溶解水溶性较差样品的候选助溶剂。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乙醇对斑马鱼胚胎存活、循环系统发育、血管生成等的影响,为其作为溶剂在斑马鱼模型抗血管生成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显示,0.01%乙醇不会造成胚胎的死亡和仔鱼循环系统畸形,0.1%乙醇引起仔鱼心囊水肿,乙醇浓度达到1%时出现胚胎死亡。低于或等于1%乙醇对仔鱼体节间血管生成无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浓度低于或等于0.01%的乙醇不会影响对被筛样品抗血管生成活性和毒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5.
微针是一种具有微米尺度的经皮给药技术,从内部结构可分为实心与空心微针.制作微针的材料主要有硅、金属、聚合物等.微针增强了皮肤对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渗透性,不会到达神经分布丰富的皮肤深层组织,并且使用方便,因此是一种高效、无痛、安全的经皮给药方式.微针在胰岛素给药、卵清蛋白的免疫接种、缓控释给药、微量输液等方面的研究为微针经皮给药提供了应用可能.  相似文献   
116.
为了给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回顾性调查了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趋势及同一时间段抗菌药物年用量,计算使用频度,分析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耐药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观察国产甲地孕酮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110例晚期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常规化疗同时口服甲地孕酮,对照组50例仅行常规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食欲改善占80%,体重增加占70%,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提高占65%.平均生存时间延长,超过6月占5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地孕酮能明显改善晚期肿瘤恶液质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8.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述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比较分析,概述非甾体抗炎药作用机制、发展进程及发展趋势.结果非甾体抗炎药物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而发挥作用,但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选择性差异造成其严重的不良反应,使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应用受限.结论为了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选择性COX-2/5-LO双重抑制剂及一氧化氮释放型非甾体抗炎药是临床用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9.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儿科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使用情况,促进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3月门诊儿科抗菌药使用处方1 800张,统计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品种、使用例数、用药频率和诊断、联用等信息,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应用情况。结果:门诊儿科抗菌药使用率为62.36%;1 800张抗菌药处方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处方为1 007张,占55.94%,使用例数居首位的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钠;静脉滴注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占总抗菌药处方的46.22%,口服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占9.72%;单一抗菌药处方占79.44%,二联处方占20.50%,三联处方占0.06%。结论:儿科门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在给药方法、给药途径、溶媒选择、配伍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医师加强学习、药师适时干预、职能部门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20.
研究发现在生理状况下PD-1与PD-L1相互识别能产生负向信号,该信号通路一旦被激活后,可诱导抗原特异性效应T细胞凋亡,该生理效应可防止过度免疫反应带来的附加损伤,因此该信号通路又被形象的称为“免疫刹车”.如果利用特异性阻断剂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便可以恢复免疫细胞的杀伤抑制功能.截止至2019年12月,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