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1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16篇 |
教育与普及 | 7篇 |
现状及发展 | 3篇 |
综合类 | 9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85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70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胞内聚合物在絮凝体与丝状菌污泥中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两种反应器 (间歇式反应器和连续流反应器 )在使用两种有机基质 (葡萄糖和乙酸钠 )的条件下 ,污泥膨胀发生及与胞内聚合物形成的关系 .得到结论 :丝状菌降解化学需氧量COD的速率和形成胞内有机聚合物的速率较慢 ,且整个过程几乎速率不变 ;胞内有机聚合物形成量比絮凝体污泥少 ;而絮凝体污泥有极为明显的初期COD快速降解与胞内有机聚合物快速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92.
构建以序批式反应器(SBR)为主体工艺并联合蠕虫反应器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在保证系统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蠕虫对SBR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摄食减量约23%(以质量计)。利用ANSYS FLUENT 16.0软件提供的欧拉两相流模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蠕虫反应器内部速度场、含气率以及湍流强度等进行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蠕虫反应器内曝气量约为0.2m3/h、 蠕虫投放在P2位置即蠕虫密度为1.63g/dm3时,蠕虫反应器内部流场适合蠕虫减量污泥,减质最高达23%,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通过响应曲面法(BBD)进行试验,所得污泥减量率与BBD预测值基本相符,进一步佐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利用CFD数值模拟可以指导蠕虫反应器优化运行,从而为蠕虫减量污泥系统的放大设计及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3.
对兰州石化公司ABS生产装置生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ABS)树脂废水水质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技术研究。通过试验筛选出两株ABS树脂废水高效降解菌ABS 2、ABS 5及其激活剂JH 6 ,可将絮凝处理后ABS树脂废水的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由 38%提高到 4 9% ,提高了废水可生化性 ,强化了ABS树脂废水通过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的效果 ,加快了废水处理启动速度 ,提高了处理效率。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及动态扩试等系统性试验表明 ,投加高效菌及其激活剂强化活性污泥法可在水力停留时间 8h内使ABS树脂废水化学需氧量由 770mg/L降至 12 0mg/L以下 ,实现达标排放。由色谱分析推断 ,处理后的水中残余成分主要为低聚物。 相似文献
94.
污泥颗粒化是高效厌氧反应器的核心技术。为准确掌握反应器的颗粒化规律,定量研究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以颗粒污泥碎片为核的污泥颗粒化过程。在文中试验条件下,第48d污泥颗粒化程度(SGR)达到73%,大大缩短了颗粒化时间,且该段时间内SGR的对数与颗粒化时间线性相关性良好。试验结果表明,较高的有机负荷及其产生的较高的水力剪切力有利于污泥的颗粒化过程;若无干扰,颗粒化过程可按照对数颗粒化期、减速颗粒化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95.
王蓉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2):206-208
文章用试验研究了东莞樟村水质净化厂一级强化混凝处理工艺处理东莞运河污水所产生的化学混凝污泥脱水问题。结果表明:五种阳离子型和一种两性型PAM效果最好,阴离子、非离子型PAM药剂调理化学混凝污泥的效果均不理想;各种药剂都有其最佳作用范围,投加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脱水性能的降低。最佳调理药剂应该能全面改善化学混凝污泥的脱水速率和脱水程度,而不仅只是改善某一方面。 相似文献
96.
杨国靖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21(2):99-102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是一个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多阶段过程,取决于废水组成及操作条件的选择.同时,对其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
针对小城镇污水的特点,分析了丝状菌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阐述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在污泥膨胀情况下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98.
为了找到可以指导中国小城镇污泥资源化方案的决策方法,通过调查研究,论文确定了中国小城镇污泥处置与资源化方向的评判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判法、熵值法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值,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中国小城镇污泥资源化方案进行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堆肥及农用是小城镇污泥资源化的最佳方案,填埋及土地利用次之,焚烧最差. 相似文献
99.
两相厌氧生物技术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两相厌氧生物技术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经过AMBR和EGSB反应器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91%,SS去除率达到67%;进水在产酸器AMBR反应后,pH值由6.8降至5.86,VFA由1265 mg/L升至3862 mg/L,酸化效果较好;经产甲烷器EGSB反应后,pH值和VFA分别为7.61和206 mg/L,产甲烷效果良好;经过后续工艺SBR处理后,出水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0.
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钠在低浓度时有正辛醇、正庚烷、盐存在的情况下能形成中相微乳液.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中相微乳液的最佳组成:m(自制表面活性剂)为0.253g,m(正辛醇)为0.411g,m(NaCl)为0.232g,蒸馏水(水相)5mL,正庚烷(油相)5mL.考察了中相微乳液制备过程中的电导率变化和温度对中相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脱油温度、脱油时间以及含油污泥处理量对含油污泥中原油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处理油泥质量的减小,脱油率都有一定的增加,最佳条件下含油污泥中原油脱除率可达98.9%,并探讨脱油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