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893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电磁感应法探测地下金属管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研究分析了电磁感应法探测地下管线的原理、方法和地下管线的电磁响应与曲线特征。通过探测实例说明采用电磁感应法探测地下管线具有精度高、快速、无损探测等特点。指出电磁感应法是探测地下管线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原理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以DEM数据及其存取系统为依托,以流域分级理论为依据,将坡面、小流域、区域、全流域四个层次的模型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流域整体模型.文中提出了不同层次模型之间的联系途径和整合方法,探讨了模型框架、参数提取、模型计算原理方面的技术问题.按照这种模式建立的黄河数字流域模型可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模拟流域上任意空间点的水沙量、水沙过程以及非点源污染物的扩散过程和结果等,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3.
稠油组合式热力开采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目前常规稠油开采技术,进行了稠油组合式热力开采工艺数值模拟研究,对开发方式转换时机、蒸汽注入速率、采注比、蒸汽干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蒸汽吞吐过度到蒸汽辅助重力驱油的最佳转换时机为井间联通温度达到120℃,蒸汽注入速度为100~150 m3/d,采注比为1.2,注入蒸汽干度为0.5以上;建议对于未开采油藏,先进行一定轮次的蒸汽吞吐开采再转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富水区隧道排水系统的降压能力,以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来宾至都安段)凤凰二号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FLAC3D软件建立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排水系统降压能力综合评价方法,探究了环向排水盲管间距、围岩与初支渗透系数比和水头高度3种影响因素对降压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环向盲管对衬砌拱圈水压力有显著降低作用,衬砌拱圈、边墙部位水压力较大,仅次于仰拱;盲管间距在3~5 m范围内,衬砌拱顶水压沿隧道纵向变化特征呈现“M”型变化趋势,但盲管间距大于5 m时,盲管降压效果开始显著下降,水压沿隧道纵向变化特征转变为“平顶山”状;以综合受力指数、降压系数评价排水系统的降压能力,得到了排水系统降压能力预测公式,最大预测误差为8.25%,具有较高精度;3种因素对降压能力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环向盲管间距>围岩与初支渗透系数比>水头高度;若围岩与初支渗透系数比过大,排水系统降压效能将出现下降,可采取缩小盲管间距或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以增加排水系统降压效能;综合考虑多因素与降压能力变化规律、结构安全性与成本效益,将工程环向盲管间距设为5 m较为合适。所提排水系统降压能力综合评价方法适用性较好,可为富水区隧道工程防排水体系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为解决早期供水管道腐蚀造成的水质恶化问题,探究不同pH值(6、 7、 8)条件下球墨铸铁的腐蚀特性,利用极化曲线和阻抗谱监测电化学腐蚀过程,并探讨腐蚀对水质和腐蚀垢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6条件下水中TDS、电导率、拉森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条件(P<0.05),而朗格利尔指数显著低于pH值为8的条件(P<0.05),即pH值为6时腐蚀倾向最高.金属表面腐蚀垢产物类型的研究表明不同pH值条件下腐蚀产物类型均为γ-FeOOH、β-FeOOH、 Fe2O3、 Fe3O4,但去离子水对照组腐蚀产物仅包括γ-FeOOH.对腐蚀过程研究发现,不同pH值条件下球墨铸铁腐蚀电流密度(2.54~0.13μA·cm-2)随着时间呈先快速增大后逐渐减小的特点,且第1天时pH值为6腐蚀电流密度最高(2.54μA·cm-2).由此可见,尽管市政管道早期都会发生腐蚀,但是当管网水的pH值偏酸性,即pH值为6条件下,腐蚀倾向最高、腐蚀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66.
 以一维移流扩散方程为基础,针对排水管网中常用的混凝土圆管排水管道,建立排水管道化学需氧量(COD)浓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利用VB和Excel进行实现。经现场试验验证,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污水在单管排水管道输送过程中的COD浓度变化,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5%。以珠三角某镇排水管网为例,进一步结合节点混合模型,模拟城镇生活污水在排水管网传送过程中的COD浓度变化,模拟结果表明,模型的各参数计算及取值较为合理,能准确地反映出实际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6.6%。运用此模型有助于预测判断排水管网各节点的污水COD浓度,尤其是污水处理厂的进水COD浓度,有利于对城镇排水管网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67.
就住宅污水冒溢这一问题阐述其产生原因、常见解决方法和具体措施,再通过系统地分析排水系统的水流原理及水力计算并结合现行规范和地区规定,来确定新的排水系统和管径,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和预防住宅污水冒溢这一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适用于深埋排水盾构隧道的高刚性管片接头铸铁件,对2种型式的高刚性盾构管片接头开展了正弯矩试验,分析了不同型式铸铁件的力学性能及高刚性接头的破坏模式.研究表明,高刚性接头在正弯矩承载时的破坏模式与大偏压受力截面类似,首先螺栓或铸铁件屈服,随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接头破坏.若接头铸铁件刚度充足,接头破坏时铸铁件无变形、螺栓屈服,接头承载力较高,且铸铁件锚筋全部受拉,锚筋的锚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若接头铸铁件刚度不足,接头破坏时铸铁件变形5mm、螺栓未屈服,接头承载力较低,且铸铁件锚筋部分受拉、部分受压,锚筋的锚固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的生活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建筑的污水排放设计会直接影响环境质量,因此,排水设计在结构设计中也被重视起来了。本文以一栋位于华南地区的12层公寓(第一层设为大厅,第二至十二层为宿舍)为实例来介绍排水系统。采用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合流制,并采用U-PVC管。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气泡与壁面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和详细动力学过程,对气泡与壁面碰撞反弹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综述了理论模型的发展过程,并采用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当毫米级气泡以一定速度垂直撞击壁面时,气泡与壁面之间存在一层液膜,该液膜呈现多种形状.气泡的变形会改变薄膜内压强的分布,形成薄膜排水过程.气泡在与壁面作用的过程中会反弹多次直至动能被完全消耗.在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中,液膜厚度分布由Stokes-Reynolds方程描述,液膜内压强由Young-Laplace方程求得,在气泡的轨迹模型中引入了由液膜内压强引起的壁面诱导力.结果表明:描述液膜厚度及膜内压强的SRYL模型能够捕捉薄膜变化的动力学行为,基于薄膜润滑近似的壁面诱导力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气泡多次反弹的运动轨迹,壁面诱导力在气泡撞击壁面的过程中对气泡运动起主导作用;随着气泡尺寸和雷诺数的增大,气泡的反弹次数会逐渐增加,气泡是否反弹以及反弹次数与雷诺数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