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3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以南京地铁3号线新庄站的围护结构为例,分析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周边环境条件,灵活采用了钻孔咬合桩、钻孔灌注桩+深层搅拌桩相结合。这就加强了工程实用性,这对提高工程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22.
以某深基坑失稳后进行支护加固设计为例,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及地形地貌,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后,采用多种支护形式(桩锚、双排桩)分段对基坑进行支护.工程实践证明,本加固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23.
竖向荷载作用下大直径钢管桩承载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型大直径钢管桩基的承载力特性备受关注,为此,以湛江某新建油码头工程大直径钢管桩测试桩Z2桩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三维数值静载试验方法,对竖向荷载作用下大直径钢管桩的桩径、桩长、桩侧土摩擦系数及桩端土压缩模量对其承载力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桩桩径增大,则其极限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随之提高,桩端沉降与桩顶沉降之比逐渐减小,同时桩端阻力随着桩径的增加而减小;钢管桩桩长增加,钢管桩的极限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都显著提高,桩端阻力与桩顶荷载之比逐渐减小;桩侧土摩擦系数增大,则桩的极限承载力增大而桩端沉降量显著减小,尤其在摩擦系数从0.3增加到0.4时,沉降量减小幅度较大;桩端土压缩模量增加,则钢管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和桩端阻力增大,而桩端沉降量减小。研究结果可对类似工程大直径钢管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4.
对于滑坡推力很大的大型滑坡,常可能需要采用两排或两排以上抗滑桩进行治理。为合理确定滑坡推力在各排桩上的分布形式或大小,计算各排桩的实际受力和变形,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双排抗滑桩和门架抗滑桩治理顺层滑坡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在桩—土间设置库仑摩擦接触面模拟桩—土相互作用,用滑带岩土体强度折减方法来施加滑坡推力,探讨双排抗滑桩和门架抗滑桩的受力情况,对二者的位移、内力、桩身土压力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后者的位移、内力明显小于前者,说明门架抗滑桩受力更为合理,是更值得推广的抗滑支挡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225.
徐健  张鹏 《科技信息》2012,(7):524-525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作为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桩结合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和混凝土预制方桩的优点。受上海倒楼事件和类似管桩质量事故的影响,目前江苏省徐州市对管桩的使用作出了部分限制。预应力方桩在徐州地区正处在大力推广阶段,但由于徐州地区地质情况复杂,不易直接套用其他地区的设计经验参数。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技术在徐州地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参数。  相似文献   
226.
结合工程实例,利用FLAC3D数值差分计算程序对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弯矩和变形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前后桩排距的变化对结构体系内力及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双排桩桩距的增大,前后桩水平位移逐渐减少,但是超过一定数值后,减小的趋势减缓;后排桩的弯矩逐渐减小,而前排桩的弯矩逐渐增加,说明二者很好的协同作用。为双排桩的优化设计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227.
旋扩灌注桩(rotary squeeze cast-in-place pile,RSCP)是指在灌注桩成孔过程中对桩孔固定位置进行大于原桩径的机械旋扩,之后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变截面桩.以探索旋扩灌注桩在黄土地区承载特性为目的,对2道扩孔,3道扩孔1.8倍桩径旋扩模型桩开展离心模型试验,得出了旋扩端和桩端土压力随上部荷载变化规律;发现了当上部荷载达到一定值之后,旋扩端土压力,桩端土压力与上部荷载呈现出稳定的百分比关系.基于Mindlin理论,利用面积积分的方法推导出了旋扩灌注桩的沉降计算公式,利用离心模型试验所得百分比数据,将公式中旋扩端土压力,桩端土压力用上部荷载进行替换,实现在已知上部荷载,旋扩灌注桩尺寸以及桩周土性质的情况下进行加载后期沉降计算.最后,利用离心模型试验P-S沉降曲线验证了沉降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提出了预测旋扩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8.
基坑桩锚支护遗传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运用遗传算法对基坑桩锚支护优化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对桩锚支护优化设计模型及其遗传算法细节进行了设计,并通过一工程实例验证了基坑桩锚支护遗传优化设计的有效性和算法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29.
桩后土拱作用范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滑桩后土拱性质的研究对设桩尺寸和间距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之前的研究多建立结构力学计算的基础上,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运用FLAC3D软件对桩后土拱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土拱形成后的作用范围,以及土体性质、桩截面、桩间距等因素对其作用范围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桩后土拱的存在形式及相关因素等问题上,提出了与以往的观点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在对桩后土拱的几何尺寸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各因素对土拱作用范围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等问题,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桩后土拱的性质(包括拱的作用范围以及临界状态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0.
用一维高斯随机场理论,研究了钻孔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统计参数。相关函数法和方差函数法被用来计算土层的相应范围,通过静力触探和静载荷试验确定钻孔桩的极限承载力的统计特性。考虑到群桩效应,通过桩基础的沉降量来计算其效应,而且单桩和群桩的可靠度由Monte-carlo法来确定。最后与不考虑随机场理论的结果进行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桩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