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3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大厚度、高等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甲类建筑,提出一种处理地基的方法,与刚性砼桩或柔性灰土挤密桩相比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2.
本文提出一个考虑上部结构,桩基础和土相互作用下的整体空间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模型,文中给出了一个工程实例,并与不考虑相互作用情况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3.
线荷载积分方程法分析嵌于粒状半空间的竖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线荷载积分方程法对轴向受力的刚性桩和弹性桩作了分析,认为桩是嵌于粒状材料半空间的,问题归结成弗雷德霍姆(Fredholm)第一类积分方程,并给出了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24.
基于自然选择和自然基因机制的遗传算法是当前处理复杂非线性模型的一种新的优秀方法。为此,文章建立了悬臂式排桩这一基坑支护结构形式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改进遗传算法对设计参数进行优化调整;结合以实际工程资料为背景的支护案例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设计参数既满足约束条件,又可降低工程造价,从而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桩极限承载力的Usher模型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化对桩承载性能的认识,选用生物领域的Usher生长曲线模型,对桩的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即Q-s曲线)进行拟合,并对其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给出了Usher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并用于分析3根试桩(包括2根灌注桩、1根钢管桩)的实测资料.结果表明:Usher模型对3种类型的Q-s曲线有高的拟合精度;该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双曲线模型,特别是在曲线的末端;利用这些拟合方程式能对3种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6.
本文开始介绍了支盘桩的形成背景及其结构,分析其成桩机理、受力与破坏机理,叙述了其一些优点和应用前景,得出了有关使用支盘桩优势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经实际勘探资料证明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7.
针对水泥搅拌桩具有桩体强度较低和桩中心空洞的特点,应用基桩的低应变动测技术,通过水泥土取芯强度与弹性波传播速度的对应关系,传感器与激振点的相对位置变化对测试参数影响情况的研究,探索了低应变动测方法新的应用领域,为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检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8.
山体滑坡对公路建设有较大的影响,大的山体滑坡甚至会改变公路线路的走向,上边坡和路基滑动造成行车不安全,抗滑桩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缓解山区公路建设中山体滑坡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某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联合止水帷幕加内支撑的复合支护技术的设计、工艺和施工,提出了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10 m时新的复合支护技术,并通过现场各项指标监测和施工任务评定,指出该施工技术的经济性、安全性,为高层及大跨度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0.
为了研究多层连接双排桩支护结构桩间距对支护性能的影响,运用FLAC3D建立了深基坑多层水平连接双排桩支护的计算模型,进行分层开挖三维动态模拟计算,同时讨论了排距、桩长等参数对桩顶位移的影响。通过多工况数值分析求得:当桩长约为开挖深度的1.8~2.0倍时,排距与基坑开挖深度之比为0.43~0.50,基坑支护效果较好。为探究多层水平连接双排桩支护结构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