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3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了探究齿坎型重力式锚碇的承载特性与抗滑机制,依托贵州省牂牁江特大桥纳雍岸重力式锚碇工程,开展了相同试验条件下平底锚碇1/4埋深、齿坎锚碇1/4埋深、平底锚碇半埋深及齿坎锚碇半埋深四种工况的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并对各工况锚碇位移-荷载曲线、锚碇-地基接触应力、地基应变及地基宏观变形破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种工况锚碇模型的极限承载力分别为3P(平底1/4埋深)、4P(齿坎1/4埋深)、7P(平底半埋深)和8P(齿坎半埋深);同种型式锚碇模型增大埋深可以显著提升锚碇的承载能力,同等埋深条件下齿坎型重力式锚碇承载性能要优于平底重力式锚碇;齿坎构造能够充分调动地基联合承载;基于地基的宏观变形破坏特征将其变形破坏过程划分为无裂隙、裂隙初现、裂隙发展以及破坏四个阶段;对齿坎型重力式锚碇承力过程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出齿坎构造力学特性较好,对限制锚碇变位和提高锚碇承载能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2.
为探究港口码头不同环境因素对码头桩身材料特性的劣化影响而降低桩身承载能力,通过PFC3D(颗粒流分析程序Particle Flow Code 3D)建立三维颗粒流离散元钢筋混凝土桩模型开展研究。对温度-应力模型进行建立,选取热学参数,构建了温度热管模型,通过分级加热,得到了钢筋混凝土桩的横向拉伸应变、纵向压缩应变以及微裂缝生长数量随温度变化曲线;调整模型混凝土粗骨料占比与强度等级,研究其对对钢筋混凝土桩受热损伤的影响;通过施加温度场的模型进行水平加荷载后,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模型微裂隙数量的损伤变量,并构建了损伤变量-轴向应变曲线,进一步分析了温度-荷载共同作用的损伤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轴向压缩应变和横向拉伸应变会随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细观微裂隙数量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长;粗骨料占比升高会使受热初始损伤增加;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3.
本文通过有限元方法和简化算例分析了带斜桩的群桩工作特点,计算分三种情况:(1)群桩只承受竖向和水平的荷载,没有地面位移;(2)群桩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同时,还承受水平地面位移;(3)群桩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同时,还承受竖向地面位移。计算结果表明:当地面发生水平或竖向位移时,设置斜桩对群桩承载能力有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4.
渠孟飞  王珏  朱磊  徐奕梓  姜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9):12754-12763
针对三峡库区抗滑工程选型、多排抗滑桩位置选取与抗滑工程参数设计问题,通过分析整理三峡库区重庆段已成功治理的257组地质灾害数据,运用分类统计参数方法,分析最优支护结构形式;基于FLAC3D软件,建立力学分析数值模型,选取多排抗滑桩合理位置;将理正软件设计参数与收集资料进行对比,确定最优桩间距与锚固深度取值,并应用于工程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滑坡剩余推力小于100 kN/m且工程设置位置处滑体厚度小于5 m时,宜采用重力式挡墙;大于100 kN/m或滑体厚度较大时建议采取抗滑桩。当设置两级抗滑桩支护滑坡时,前排桩位于反翘端点,排距占反翘端点与滑坡后缘距离为20%时,滑坡的总推力最小,为最优方案。三峡库区重庆段滑坡抗滑桩锚固深度与桩长比值推荐值为0.45,桩间距推荐值为5.5 m或6.0 m。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三峡库区重庆段滑坡工程实例,对比分析得出此优化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为后续滑坡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5.
有限元模拟桩锚支护对邻近高架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某近邻高架桥桥桩的深路堑工程为背景,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深路堑施工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深路堑施工过程对桩锚支护结构与邻近高架桥桥桩的影响,并与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论证了桩锚支护结构的实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6.
支护结构设计参数的改变对基坑的稳定及整体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均会产生较大影响。以参数敏感性理论及有限元数值模拟为基础,对参数变动时"桩—撑—锚"组合支护结构中桩体内力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对兰州地区某建筑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不同设计参数进行模拟,得出重要参数变动时"桩—撑—锚"组合支护结构中围护桩的弯矩和剪力的变化规律曲线,对比分析了不同参数的改变对支护结构中围护桩内力的影响,从而为兰州地区类似工程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7.
为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拟采用挤扩支盘灌注桩作为抗拔桩建造南京市区滨江大道下沉式道路,为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进行了本次试桩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抗拔桩完全满足工程需要,并即将在本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8.
论述了切向冻胀应力引起船台桩基础"冻拔"质量问题的作用机理;研究制定的"冻拔"质量问题的工程防治措施应用效果的实验监测。  相似文献   
149.
为了更准确的设计双排桩支护结构,结合FLAC3D软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双排桩土压力的分布.研究表明:前、后排桩桩前被动土压力分别呈S形和线性分布,其值接近静止土压力,后排桩桩前土压力在基坑开挖面以上小于静止土压力,以下大于静止土压力;前、后排桩桩后土压力较接近静止土压力,基坑开挖面以上小于静止土压力,以下大于或存在大于静止土压力的部分;各种排距下桩间土对前后排桩桩侧土的压力大致相等.  相似文献   
150.
针对初步设计后的桩围复合式地下仓结构,本文在ABAQUS中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空间m法,建立了支护桩与腰梁共同作用的三维计算模型,得到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桩、腰梁及内衬钢板的内力和变形,以及土弹簧的变形,校核了支护桩的强度和刚度,对结构设计提出改进措施,对设计方案起到有力的支持和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