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8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We describe AMIDA (autoantibody-mediated identification of antigens), a novel target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immunoprecipitation of disease-specific antigens by autologous serum antibodies followed by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and their identification via mass spectrometry. Twenty-seven potential carcinoma antigens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proteins of hitherto unknown function. Validation of one of the identified antigens, cytokeratin 8, revealed its de novo expression in hyperplastic tissue, gradual overexpression with increasing malignancy, and ectopic localization on the cell surface. Furthermore, a strong prevalence of CK8-specific antibodies occurred in the serum of cancer patients already at early disease stages. In situ hybridization for one marker of unknown function, KIAA1273/TOB3, demonstrated its strong overexpression in head and neck carcinomas, thus making it a likely tumor antigen candidate. Eventually, AMIDA could foster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human diseases eliciting a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and allows for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new target molecules.Received 30 January 2004;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3 March 2004; accepted 8 March 2004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索低温层积不同阶段油用牡丹‘凤丹’种子种皮结构、胚形态以及营养物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为其休眠解除以及促进萌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低温层积5个阶段的‘凤丹’种子为材料,用扫描电镜(SEM)和体视显微镜观察种皮结构、种胚形态的变化,测定各层积阶段种子大小、吸水率的变化,同时测定种子中粗脂肪、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变化以及过氧化物酶(POD)、酸性磷酸酶(APA)活性的变化,分析营养物质含量、酶活性与‘凤丹’种子休眠解除的关系。【结果】‘凤丹’种皮不存在吸水障碍,浸种96 h时,吸水率为54.2%,达到吸水平衡。层积30 d时,种子纵径由8.97 mm显著增加至10.44 mm,增加了16.4%;横径由6.42 mm显著增加至8.87 mm,增加了15.0%;之后种子大小增加缓慢。SEM观察结果表明:种皮主要由角质层、栅栏层和薄壁细胞层3层结构组成,成熟种子、种皮栅栏组织中长柱状细胞排列整齐紧密,但栅栏层、薄壁细胞层中很多细胞间有较小的空隙;层积30 d后,角质层内侧出现了明显的孔洞,栅栏层细胞排列较之前疏松,透性加大。成熟种子的胚较小,层积30 d后子叶略有膨大,下胚轴略有增粗;胚根突破种皮后子叶进一步增大,胚根、下胚轴明显伸长和增粗,但上胚轴仍需层积2个多月才能得以延伸。‘凤丹’种子含油率高,层积处理前种子中粗脂肪含量占种子鲜质量的32.3%,是胚乳中的主要贮藏物质。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其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而淀粉、可溶性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则一直呈下降趋势;层积过程中,POD和APA活性逐渐增强。【结论】‘凤丹’种皮不存在吸水障碍,透水性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重要原因;成熟的种子胚极小,需在10 ℃条件下层积一段时间,使胚进一步分化发育完全,完成生理后熟作用;胚根突破种皮后仍存在上胚轴休眠现象,需在5 ℃下低温层积较长时间以解除其休眠;层积过程中随着酶活性的不断增强,贮藏物质逐渐被分解,为种子的各种代谢活动提供能量,且粗脂肪的分解与转化是此过程中的主要供能物质。‘凤丹’种子层积过程中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与种胚形态变化呈现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3.
以金太阳杏为试材,对休眠期间温室杏树和大田杏树枝芽内H2O2含量变化、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变化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在休眠期,低温可促进杏枝芽内H2O2含量的升高,打破休眠后,温室杏树枝芽内H2O2含量下降,大田杏树其含量则升高.(2)抗氧化系统酶类SOD、POD、CAT活性变化动态不同,SOD活性在休眠前期较高,随着低温不断累积,其活性先降低再逐渐上升,休眠结束后温室杏树枝芽内SOD活性略有下降;POD、CAT活性休眠前期较低,随着休眠进程的不断进行,POD活性一直升高,解除休眠后大田杏树枝芽内POD活性下降,而CAT活性迅速上升,自然休眠结束后大田杏树枝芽内CAT活性呈急剧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4.
冬青种壳种皮透水性及种皮浸提液的生物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  吴军  张桂菊  徐杰  苏金乐 《河南科学》2006,24(4):528-531
以冬青为试验材料,研究冬青种壳与种皮透水性及种皮内含物对冬青种子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冬青种壳与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水性,能为冬青种子萌发提供必要的透水、透气条件.通过种皮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苗高及根长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冬青种子种皮中存在着抑制物质,这些抑制物质对冬青种子萌发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明植冠种子库中种子活力变化的生理生态机制,准确认识植冠种子库的生态意义。【方法】以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植冠种子库为研究对象,在果实进入成熟期后每隔一定时间从植冠种子库中采集种子,分别进行萌发测试,种子干质量、含水量、浸出液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测定,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等4种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并对种子萌发率和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研究期内,复羽叶栾树植冠种子库中的种子先后经历了生理成熟、成熟脱水、休眠诱导和休眠解除4个生理时期;各生理时期的种子总体上在模拟的秋季变温条件下萌发最好,其次为春季变温,再次为夏季变温;完成成熟脱水的种子在植冠种子库中宿存期间始终保持着高活力水平;4种抗氧化酶的活性与模拟的春、夏、秋季节变温条件下的萌发率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均随着种子休眠的诱导而下降,随着种子休眠的解除而升高,表明抗氧化酶在植冠种子库中种子活力的获得和保持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并证实了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胚胁迫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