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6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9篇 |
丛书文集 | 15篇 |
教育与普及 | 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3篇 |
综合类 | 24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甚低频电磁波穿透地层无线通信系统天线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陶晋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9,30(2):139-143
根据甚低频电磁波在半导电媒质中的传播特点,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甚低频天线主要电性能,分析比较其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研究其输入阻抗、电流分布、方向特性,设计出适合本课题要求的天线装置。 相似文献
42.
罗宏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7(1)
摘 要:本文考虑了耗散KDV型方程 的渐近吸引子,即构造了一个有限维解序列.首先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该解序列不会远离方程的整体吸引子;其次,证明了它在长时间后无限趋于方程的整体吸引子, 并且给出了渐近吸引子的维数估计. 相似文献
43.
黄祖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4)
讨论了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在三个层次的描述和它们的关系.指出了微观层次中正则运动方程和Liouville方程的等价性.讨论了运动论和宏观层次不可逆性的起源.评述了Onsager,Prigogine等人在线性和非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方面的工作.最后讨论了微观熵算符与内在时间算符的物理含义. 相似文献
44.
在二维阈值化分割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分割算法运算效率的遗传算法,在对耗散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简单遗传法与耗散结构相结合,构成一种新的算法,并对该算法求解红外图像二维阈值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求解红外图像二维阈值分割问题,计算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求解性能较简单遗传算法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5.
宋凤兰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1(1):47-52
论述了开发我国西北地区自然资源与建设交通的目的和意义,重点对具有全国经济意义的四大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交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本区交通发展的战略布局构想,根据自然资源的配置状况,把大西北分为3个能源和工业原料基地开发区,并提出发展铁路,公路交通相应的战略部署,旨在促进本区经济全面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6.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对白垩纪若干重大地质事件进行了分析,认为海底火山作用的发生和演化是一个动力学过程,海底火山的非平衡定态失稳是在非平衡态下宏观体系的自组织现象具体表现;大洋缺氧事件发生是同位素的共生组合、赋存状态和分散状态在特定条件下开放地球化学系统所处的非平衡定态的质和量的局域扰动触发定态失稳的结果;超静磁带事件意味着地球核幔相互作用和外核流体运动可能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地球磁场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维持一种空间或时间的有序结构.这种结构为系统发生能量耗散所致. 相似文献
47.
研究一类离散T-S模糊系统的状态反馈的严格二次型耗散控制问题。给出了保证该系统耗散稳定的充分条件,状态反馈控制器可以通过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获得。所得结果提供了解决H∞控制与正实控制的统一框架,同时,提供了一个更灵活、保守性更小的控制器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48.
喀斯特(Karst)环境的特点是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长期以来人们过于注重从改造自然的角度来重建喀斯特生态,但远未达到预期效果.喀斯特石漠化即是喀斯特山区环境耗散结构的退化,其重要原因是喀斯特山区由于地形上的天然屏障和山区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的自我封闭性双重作用,形成地理空间上的“社会孤岛“效应,导致山区环境耗散结构和生态功能退化.本文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区域环境耗散结构形成的基本条件,喀斯特山区环境耗散结构的层次结构和演化过程,指出当前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和生态重建的主要问题在于其社会人文系统的封闭性,提出了疏导对外交流网络,引入外界负熵流的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重建的人文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49.
给出了介观耗散互感耦合电路的量子化方法,并在介观电路中电荷量子化的基础上给出了介观耗散互感耦合电路的库仑阻塞条件. 相似文献
50.
本文建立了准布鲁塞尔振子理论.讨论了一维、三维情况下的定态解.解的结果表明准布鲁塞尔振子系统将出现空间耗散结构.该耗散结构具有一特点,即在球的中心有一高浓度区.不仅高浓度的准布鲁塞尔振子系统,而且低浓度的准布鲁塞尔振子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出现空间耗散结构.这对了解化学、生物等现象中的核型结构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