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7篇
系统科学   62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508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和江泽民总书记在理论上的最重大建树之一,"三个代表"也是把邓小平同志关于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发挥应用于党建领域的结果,它形成了中共从"革命党"变为执政党的首要理论基石,也是目前中共一切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本文力求从八个方面说明这个逻辑出发点何以成立.  相似文献   
132.
溅落点散布误差对火箭助飞鱼雷射击效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研究溅落点散布误差对火箭助飞鱼雷对目标射击效率的影响,分析建立了火箭助飞鱼雷空中和水下弹道模型,以及对目标的自导检测模型,进而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法的火箭助飞鱼雷发现概率计算模型,并就火箭助飞鱼雷溅落点散布误差对发现概率的影响作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在影响火箭助飞鱼雷发现目标概率的诸多因素中,溅落点散布误差是主要的因素之一,对于特定的声自导系统,溅落点散布误差在一定范围内对发现概率的影响较为平缓,只有超过一定值后,发现概率才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133.
团队自主权、报酬差距与团队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团队锦标赛模型假定过于抽象,不能反映组织结构与管理风格特征的缺陷,引入了团队自主权变量,构建了基于团队自主权的团队锦标赛模型.给出了团队效率最大化的期望效用函数,并采用有约束非线性规划求解方法,探讨了团队自主权、报酬差距与团队效率的关系.发现团队自主权对报酬差距有正向影响,团队自主权与团队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而较大的报酬差距能促进团队自主权对团队效率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4.
本文基于高斯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考虑光纤色散效应(二阶、三阶)在空间有横向分布不均匀时的影响.推导出无啁啾的高斯型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的解析表达式.并对理论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脉冲产生畸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材料的不均匀而导致的色散在空间横向不均匀对脉冲传播有很大的影响,高斯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波形在横向呈对称性分布,二阶色散和三阶色散相互比较,三阶色散效应对脉冲的传输有严重的影响,在脉冲的一沿形成非对称的拖尾振荡结构,图像畸变严重性分布.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畸变也欲加严重.  相似文献   
135.
This investigation aimed at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aylor's dispersion analysis for the fast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a minute solute in various solvents.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a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instrument by monitoring the UV absorption peak of a solute pulse and calculating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by peak efficiency. With L-phenylalanine as a main testing solute, some key factors were afterward disclosed including especially the capillary size, carrier flow velocity, injection volume and capillary conditioning. Peak tailing, large volume of sample injection and slow migration were found to underestimate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while very fast migration and high sample concentration caused overestimation. At a moderate flow velocity of 0.1―1 cm/s with a capillary of 72.44 μm I.D.×60 cm (50 cm effective) maintained at 25℃,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aqueous L-phenylalanine was determined, giving a value of 7.02×10-6 cm2/s with error<2%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0.2% (n=3). The method was shown to be applicable to the measurement of various samples such as aqueous phenylalanine, acetone, phenol, toluene and benzene, and nonaqueous benzene (in ethanol or 1-butanol).  相似文献   
136.
研究了超冷玻色气体中的电磁感应透明现象.利用平均场理论,考虑处于所有能级的原子被光势阱所囚禁,本文导出了系统的色散关系并计算了在超冷原子气体中传播的慢光的群速.  相似文献   
137.
阐述了光学孤子的产生背景和基本理论,着重论述了光孤子形成的机理和光孤子的基本性质。分析了光孤子传输时所服从的标准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修正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结果。最后系统地研究了Hasegawa等人提出的准光孤子概念,给出了准光孤子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影响光孤子通信的诸多因素并给出了相应地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8.
研究了非线性再生散度模型的广义变离差检验,对于一类常见的正则散度分布族,解决了离差参数的齐性检验问题,得到了检验的似然比统计量和score统计量,并证明了score统计量的渐近χ2性.本文研究的非线性再生散度模型包括了许多常见的统计模型,诸如正态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广义线性模型和广义非线性模型等;同时,本文结果也适用于某些更复杂的分布,诸如基于极值分布、单纯形分布的非线性模型等.因此本文的结果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了文献中已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9.
Without using any turbulent model,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gas-solid two-phase turbulent jet was performed by finite volume method. The effects on dispersion of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Stokes numbers by the transitional behavior of turbulent structures were investigated. To produce high-resolution results and reduce the computation and storage, the fractional-step projection algorithm was used to solve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gas phase fluid. The low-storage, three-order Runge-Kutta scheme was used for time integration.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particles were solved in the Lagrangian framework. These numerical schemes were validated by the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flow field and the related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study of particle dis-pers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effects on particle dispersion by the spanwise vortex structures were prominent. The new behaviors of particle dispersion were also observed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flow field, i.e. the transitional phenomenon of particle dispersion occurs for the particles with small and intermediate Stokes numbers.  相似文献   
140.
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研究了稠油黏度及其族组成、有机杂原子、金属元素和主要官能团的关联,探讨了物系黏度随稠油分散系统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沥青质是影响稠油黏度的最主要的因素,稠油体系中沥青质聚集分相的形成特性取决于稠油体系的物理结构,即稠油胶体构造的稳定性.胶体稳定性越高,沥青质越不容易从稠油分散体系中聚集沉淀.②在沥青质分子单元叠积过程中,由沥青质的杂原子因素、过渡金属因素、芳香环结构因素和脂肪性侧链因素共同决定的化学作用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其中芳香环结构因素和杂原子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由稠油体系不稳定性构成的物理作用的影响则居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