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8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66篇
系统科学   318篇
丛书文集   195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综合类   739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468篇
  2007年   765篇
  2006年   672篇
  2005年   636篇
  2004年   494篇
  2003年   445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数字式仪表常用于变电站、工厂等生产环境,是一种直观的设备监测仪器。然而当前数字式仪表的读取方式还依赖于人工巡检,手动记录等,这些传统的巡检方式来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大大降低了巡检效率。为了实现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本文提出基于轻量化深度学习的数字仪表识别方法,通过改进的YOLOv5的目标检测框架,针对数字仪表目标区域在整张图片大小不一致的情况,提出对于感兴趣区域(ROI)的迭代目标检测方法,首次检测将感兴趣区域进行检测并切割统一到相同的尺度,随后迭代检测网络针对感兴趣区域内的字符进行检测并分类,以达到精确读数的目的。为提升多尺度检测性能,本文采用Res2Net模块主干网络中的的残差模块。采用GIoU取代通用的IoU作为位置损失函数加速模型训练效果的收敛。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框架实现了99.62%的准确率和99.55%的召回率,相比基线网络分别提升了12.72%和5.85%。通过将框架在边缘计算平台上的终端部署,在实际生产中取代了人工巡检,实现了商业化运行。  相似文献   
72.
提出数字孪生驱动下永磁同步电机(PMSM)滑模变结构一体化解耦控制方法,改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能力。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结构,通过设备层采集实际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数据及环境数据,作为数字孪生驱动数据来源,孪生建模层依据获取永磁同步电机数据,构建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字孪生驱动模型以及虚拟场景,经虚拟模型与虚拟场景耦合后,在虚拟场景中还原永磁同步电机运行状态;在孪生控制层中设计精确线性化解耦控制方法,并构建速度、电流一体化滑膜解耦控制器,在虚拟环境中通过解决永磁同步电机速度与电流之间的非线性耦合问题,完成实体电机解耦控制;同时数字孪生控制结构各层之间通过孪生数据传输实现数据交换与指令下发,实现有效的电机控制。经实验验证:经该方法控制后,永磁同步电机可在负载突加与突卸状态下保持平稳的电流与转矩,同时还可以迅速调整电机转速,使电机保持在理想状态下运行。  相似文献   
73.
为分析排涝泵站前池水质与降雨特征的响应关系,对南京市城区秦淮河沿线2个排涝泵站前池水质以及降水量开展高频在线自动监测,结合回归树方法分析了不同降雨强度、前期干旱时间条件下排涝泵站前池水质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类型排涝泵站前池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晴雨天均有生活污水汇入的A泵站前池氨氮质量浓度在大雨强下降低,中雨强下先升高后降低,小雨强下平缓上升,A泵站前池污染物质量浓度主要受降雨强度和次降水量影响;主要接收降雨径流,雨量大时有生活污水溢流汇入的B泵站,前池污染物质量浓度在大雨强下先升高后逐渐降低,中雨强下降低,小雨强下变化不大,B泵站前池水质主要受次降水量、前期干旱时间和降雨强度影响;2个泵站前池CODMn质量浓度变化与降雨的响应规律相似,但更多受到与前期干旱时间关联的地表径流冲刷作用影响;连续降雨均导致泵站前池氨氮质量浓度和CODMn质量浓度波动变化较大,而前期干旱时间越长,降雨发生后泵站前池水质越差。  相似文献   
74.
格形编码调制(TCM)技术在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格形码的基本原理,构造,格形编码 扩频码分专业系统和正交序列扩频CDMA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格形码对CDMA系统性能的改进。  相似文献   
75.
概括介绍了DIGITAL-S设备的主要特点,较详细地总结了DIGITAL-S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探讨了将现有的数字设备和原有的模拟设备连接组成一套完整编辑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提出了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6.
基于小波域中视觉门限模型的数字水印技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给出了一种在小波变换域中给图像加水印的方案,本方案利用了小波分析的优良性质,结合人类视觉系统(HVS)的特性,基于小波变换域中的视觉门限模型,对小波变换后的图像系数按不同的方向,层次子带分别加水印,使得在每个小波系数所加的水印的幅值不超过此系数所能掩盖的失真,这样可以保证水印在不可视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坚固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Observational study of the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TD data from two oceanographic survey cruises, conducted by “Shiyan No. 3” R/V during two reversing monsoons, were employed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s of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geopotential anomaly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SCS). Based on these distributions, the horizontal structures of the SSCS circulation are described systematically.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SSCS circulation structure could be classified as a two-layer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pattern, and that the main circulation in the upper layer (0–400 m) is driven by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s and is opposite in direction to the reversal of the monsoons. The distributions of principal current systems and their features are presented. Two important local phenomena, local eddy and oceanic front,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78.
在数字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中,希望能对网络服务区内的信号接收质量进行预测,并尽可能减少大量的实测工作.文中以GSM网络为背景,首先通过一定的信道模型完成了对不同环境下的多径衰落信道的模拟,然后利用软件模拟接收端对GMSK信号的Viterbi解调,综合考虑了瑞利衰落、阴影衰落、时延扩展、高斯白噪声及同频干扰对误码率的影响.模拟所得的结果是GSM系统中典型市区环境下信道解码前对误码率与载干比的关系.最后在考虑了话务量对误码率的影响以后,提出了误码率的预测公式,从而实现了对GSM网络接收质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79.
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对现有多沙水源取水工程的调查,研究并给出了正向前池边壁的合理曲线型式和圆形进水池尺寸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80.
用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法,采用BorladnC++语言设计了一个燃油蓄热室流液洞马蹄焰玻璃池窑,用AutoCAD12.0版软件包绘制了三张窑炉图(平面图、横剖面图、纵剖面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