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5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329篇
系统科学   121篇
丛书文集   9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37篇
综合类   39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1.
采用与时间相关的基本解,把扩散方程转化为边界积分方程,在时间推进的过程中,使用一种新的推进方法,该法无需计算低时间层的内点值,便直接得到希望的时刻的解,由于避免计算低层的内点值,从而计算量大为减少。数值例子显示该算法具有精度高、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2.
热分析动力学的多升温速率等温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多升温速率等温法确定热分析动力学可能的机理函数g(α);用迭代的等转化率法求出较为可靠的活化能Ea;在Ea和g(α)的基础上计算出指前因子A.用该法对二水草酸镍(NiC2O4·2H2O)脱水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三因子进行了研究,得出Ea为96.55 kJ/mol;A为7.746×107~9.415×107s-1;其对应的机理函数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Avrami-Erofeer),调节函数Am,其积分形式g(α)=[-ln(1-α)]1/m和微分形式f(α)=m(1-α)[-ln(1-α)]1-1/m,调节因子m=1.55~1.70.用该法求算动力学三因子,结果可靠,重现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3.
应用DSC、热重分析技术对共沉淀和机械混合CuC2O4-ZnC2O4·2H2O(摩尔比1∶1)在N2气氛中的热行为、热分解过程和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DSC和TG曲线表明,机械混合样品的热分解过程与单独的草酸盐基本一致,共沉淀样品的热分解过程则不同于单独的草酸盐.用KAS的等转化率法求出较为可靠的活化能Ea,用热分析动力学三因子求算的比较法确定了2种样品热分解反应遵循的机理函数f(α),在Ea和f(α)的基础上计算出指前因子A.共沉淀样品中第2步、第3步热分解反应遵循的机理函数分别为R2和A2.机械混合样品中第2步、第3步热分解反应遵循的机理函数分别为2D和A2.  相似文献   
114.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中国水墨画的独特艺术效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物理建模的仿真方法。该方法构造了一个可控的物理纸模型以模拟宣纸,再在该模型上进行水墨扩散过程的模拟运行,以实现真实水墨画扩散效果的仿真。通过对宣纸纤维分布随机性的模拟,该方法成功地实现了“粒状现象”和不规则扩散边缘的仿真;并且还能控制致密度、吸水性以及纸纹理以模拟各式各样的宣纸。实验表明,该方法达到了十分自然逼真的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115.
糠醛渣与稻壳共热解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糠醛渣和稻壳的共热解的热重分析表明,其主要热解温度区间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并表现出不同的热解机理;共热解不是两种生物质单独热解贡献的简单叠加。通过对5℃/min,20℃/min.50℃/min和80℃/min的升温速率及不同粒径下的失重分析对比表明:升温速率和粒径大小对共热解均有影响,随着升温速率和粒径的增大,糠醛渣热解的初始温度增高,热解向高温侧移动。在热解反应活跃区间建立了与糠醛渣和稻壳共热解特性相适应的分段分级热解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热解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16.
研究了由双核铜配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金属胶束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提出了含两个水分子的双核铜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金属胶束催化PNPP水解是分子内反应;两个铜离子在催化PNPP水解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由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组成的金属胶束在催化PNPP水解中表现出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7.
以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 (DVE- 3)、 1 ,4-丁二醇乙烯基醚 (HBVE)为活性稀释剂 ,研究其与环氧丙烯酸酯 (EA)所组成的光聚合体系在硫锚翁盐光引发剂下引发的光固化动力学影响因素 .DVE- 3(HBVE)含量越大 ,EA/ DVE- 3(HBVE)体系的转化率越低 .体系的聚合温度越高 ,体系的转化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8.
采用NaClO_2/UV降解藏红T染料废水,研究染料初始质量浓度、p H、NaClO_2投加量、UV照射时间对藏红T脱色率的影响及降解过程的动力学,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出最佳条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分析,考察藏红T染料的矿化程度.结果表明,NaClO_2/UV能够有效降解藏红T,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单个因素对藏红T降解效果的影响顺序为:p HUV照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NaClO_2投加量.当p H为4.45、初始质量浓度为44.02 mg·L-1、NaClO_2投加量为136.54 mg·L-1、UV照射时间为19.40 min时,藏红T的脱色率达到97.31%.  相似文献   
119.
主要研究了一类非局部扩散方程解的局部存在性和唯一性.由于非局部扩散的特殊性,采用Banach不动点定理分别得到了Cauchy问题,Dirichlet和Neumann初边值问题下解的局部存在性和唯一性.  相似文献   
120.
提出了基于过氧单硫酸盐(PMS)的非自由基氧化法降解水中典型药物污染:利用常见的氯离子(Cl-)活化PMS降解水中典型药物扑热息痛,并同传统次氯酸钠氧化降解扑热息痛系统进行比对.对比研究了两系统中氧化剂投量、底物浓度和pH值对扑热息痛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MS/Cl-系统对扑热息痛的去除符合典型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而NaClO系统对扑热息痛的去除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当扑热息痛初始浓度为10mg/L时,0.4mM PMS和50mM Cl-在120min内对其去除率最大可达76.7%.结果表明在PMS/Cl-和NaClO系统中,提高氧化剂浓度、降低底物浓度、降低系统pH值均利于目标物的去除.PMS/Cl-和NaClO系统均以HClO为主要活性因子降解污染物,但是PMS/Cl-系统中活性因子的产生更为缓慢,今后可考虑在基于PMS的高级氧化系统中投加氯离子以实现消除残余氧化剂并保证系统的持续消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