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2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应用微机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获得心血管动态新信息一微分超声心动图,并将其联系到超声截面图像光流场的研究中。介绍了应用轮廓聚类中心匹配技术得到心脏B超轮廓光流场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2.
本文用5H宽深地基八节点平面等参元方法计算了中等高度的各种不同坝体弹模比和不同下游坡率的坚硬地基重力坝,分析了异弹模重力坝坝体的应力分布规律并提出了符合异弹模重力坝特性的修正简捷材力计算法.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以复合岩石的压缩试验为基础,讨论了复合岩石在不同粘结状态下的各种压缩力学特征。作者发现:所有复合岩石的力学特性都与层间粘结强度有关,并随其改变而不同。复合岩石的极限强度、弹性模量和破坏能量都随着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值后逐渐稳定下来,而复合岩石的泊松比随层间粘结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4.
本文报导了稜镜型1/4波片的设计和制备方法.在全反射条件下,用单层或多层电介质薄膜与稜镜匹配,可以实现单波长或宽波段的1/4波片.为了证实设计,给出单层膜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5.
本文用分区混合有限元法分析拱坝的水平裂纹。特点是在裂纹端部采用应力型奇异单元,其余部份采用位移型单元,用分区混合原理建立以裂纹强度因子及各结点位移为未知量的线性数方程组。  相似文献   
36.
基于参量自适应控制中的混沌同步.针对一类二维离散混沌系统,提出了混沌系统在不同系统参数下的混沌同步方法,并给出了理论证明和实际应用例子。其理论结果很容易扩展到高维系统。  相似文献   
37.
根据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不同植被配置的坡面上,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坡面不同植被配置对入渗、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雨强下,不同植被配置的稳渗率大小差别较大;随着雨强的增大,不同植被配置的稳渗率大小差别变小。不同雨强下,5种不同植被配置的坡面基本上都在5min内达到稳渗。不同植被配置坡面流含沙量均呈缓慢下降趋势。并且在小雨强下,不同植被配置坡面径流含沙量的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在大雨强下,累积产沙量曲线的斜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38.
将经典全量理论作了推广,考虑了应力状态对拉压性能不同材料塑性行为的影响,并用其计算了环板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应力状态塑性体积变形对环板的环向应力影响较大,因此,不能将拉压性能不同材料简化成体积不可压缩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高温后圆形、方形、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力学性能的差异,并对其高温后残余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承载力降低系数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圆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在遭受高温作用后的残余承载力降低最多,矩形截面的次之,方形截面的降低最少·  相似文献   
40.
给出了轧辊上一维传热的数学模型及其解析解,从而导出透热深度;利用焓法建立了在薄带坯铸轧中钢液凝固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离散化和差分法给出各节点处温度及焓值的数学模型;预示凝固前沿x_3 与时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传热系数h对凝固场的影响,辊材对温度场的影响,确定临界速度。为控制铸轧速度与辊材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