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6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9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固相法和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分别合成了La0.7Sr0.3Cr0.5Mn0.5O3-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LSCM-S(固相法)和LSCM-G(GNP).扫描电镜分析表明LSCM-G材料粒径比LSCM-S小.空气中250-850℃下,LSCM-S比LSCM-G电导率稍高;850℃下在甲烷中,LSCM-G比LSCM-S电导率高,850℃下在H2中两者电导率几乎相同,约为0.2S/cm.H2程序升温还原说明LSGM-G与H2发生还原反应的温度更低,反应活性更高.LSCM-G比KSCM-S更适合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  相似文献   
42.
以草酸和苯甲醇为原料,采用三种不同的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硫酸氢钾、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三种不同的带水剂甲苯、苯、环己烷,合成了草酸二苄酯.并通过熔点、红外图谱,质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物的配比、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带水剂的种类和用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n(草酸)∶n(苯甲醇)=1∶2.2(摩尔比) 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用量为草酸质量的0.5%(0.13 g) 苯为带水剂,用量40 mL,反应时间40 min 反应产率高达96.2%.  相似文献   
43.
具有除草活性的甘氨酰肼二酰基衍生物的构效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参数,如空间构象参数、油水分配系数等,对已合成的18个甘氨酰肼二酰基衍生物进行了结构与活性关系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8个化合物的亲脂性和空间结构对其除草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甘氨酰肼类化合物的改性或新类似物的合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对国内外草甘膦除草剂的合成工艺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论述甘氨酸法和IDA法的合成路线,其中以我国丰富的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氢氰酸,以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氧化双甘膦合成草甘膦,此合成工艺将在以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5.
反式—9,10—二苄基—9,10—二氢—9,10—菲二醇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化合物反式-9,10-二苄基-9,10-二氢-9,10菲二醇,通过m.p。.,IR,^1HNMR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经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基单晶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i,a=8.058(2),b=9.715(2),c=14.437(3)^°A,α=109.59(3),β=95.96(2),γ=95.96(2)°,Z=2,V=1047.1(4)°A^3,没有发现其包合物,从结构上分析了不  相似文献   
46.
以正交试验测取的多项结果指标,采用分组统计的方法,进行F方差检验证明:发酵液中残留还原糖、菌体数量(OD680nm值)和丙三醇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互制约关系.在本实验条件下,当控制菌体增长浓度为OD680nm值0.622,还原糖质量分数为1.67%时,丙三醇产生量最多.  相似文献   
47.
合成了两种铥与甘氨酸的固体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其组成分别为 Tm Cl3 ( Gly)3 ·2 H2 O, Tm ( N O3 )3 ( Gly)4 ·2 H2 O.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并推测配体是通过羧基配位的.  相似文献   
48.
应用ABEEM/MM模型研究甘氨酸与水的氢键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应用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中的浮动电荷分子力场(ABEEM/MM),我们构建了1个新的甘氨酸(Glycine)-水势能函数,并将其应用到甘氨酸与水组成的二聚体的研究中.首先研究了甘氨酸单体的几何构型,构型结果与可获得的实验数据显示了很好的一致性;根据对甘氨酸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孤对电子电荷分布的ABEEM/MM方法分析,可以解释水与作用点形成氢键的强弱;进而研究了甘氨酸与1个水作用的结合能,ABEEM/MM模型与从头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显示了很好的一致性.表明我们势能函数的合理性以及参数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9.
利用RAPD技术进行野生大豆种群内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松辽学刊》2001,(4):1-4
利用RAPD技术对25°N野生大豆种群16个样本进行分子标记.从150多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具有多态性的引物20个,共扩增出146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带60条,点40.8%.平均遗传距离为0.1536;杂合度为0.324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N野生大豆16个样本分成4类,种群内存在大量的遗传变异,本实验为研究野生大豆种群内及进一步研究种群间的遗传多态性探索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并对野生大豆核心质资源的保存及取样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0.
为提高YSZ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性能,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液相燃烧法制备了Sc~(3 )(Dy~(3 ))和Yb~(3 )复合掺杂的YSZ材料.复合掺杂剂的加入使材料保持稳定的立方结构,且增大了样品晶格常数和氧空位迁移半径R值.试样电导率得到提高,1000℃电导率达0.15S/cm.显微结构分析表明,复合添加剂促进了ZrO_2晶粒的生长,晶粒间存在明显的第二相组分,限制了电导率的进一步提高.继续添加Al~(3 )、Ca~(2 )明显改善了晶界状况,晶界处较为洁净,但试样高温电导率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