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91.
甲烷二氧化碳转化制合成气稀土助剂抗积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脉冲微型反应色谱装置研究了Ni-2,Ni-2-Ce,Ni-2-Ce-Mg催化剂CH4脱氢和CO2消炭反应,结果表明:CeO2能够抑制甲烷脱氢积炭反应,增加催化剂表面炭的活性,同时提高CO2的消炭能力.XRD研究表明,加入CeO2和MgO助剂后,能够提高Ni的分散度,从而使Ni-2-Ce-Mg具有高活性、选择性而且具有很高的抗积炭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
氢能清洁高效、能量密度高,是理想的能源载体,也是公认的未来能源发展方向之一。氢气的存储是氢能利用的关键环节,目前仍没有完美适配所有场景的储氢材料,储氢技术的选择势必要以使用场景为导向。液相有机氢载体(liquid organic hydrogen carriers,LOHCs)作为一种液相储氢材料,在运输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本文介绍了常见的液相有机储氢材料,重点探讨了适用于运输工具(车、船、航空器等)的LOHCs,综述其加氢/脱氢的催化研究进展、应用技术难点,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在Fe2O3超细催化剂制备中,采用表面活性剂对超细粒子进行保护.乙苯脱氢反应的实验表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不仅影响超细催化剂的活性.而且影响其选择性.  相似文献   
94.
本文研究了镍超细粒子催化剂对二级醇液相脱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镍超细粒子催化剂的活化方法对活性影响很大。镍超细粒子催化剂性能明显优于其它非超细粒子催化剂,并探讨了催化剂粒径对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考察了常压和270℃时甲醇催化脱氢制取甲酸甲酯反应中Cu-ZrO2/Si4和Cu-ZrO/SiO4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ZrO/SiO4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优于Cu-ZrO/SiO2催化剂.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零价铜是催化活性中心.差热分析表明,ZrO2的加入缓和了Cu(NO3)2的热分解过程.程序升温还原实验表明,加入ZrO2后,降低了CuO的还原温度.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解释了ZrO2的助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6.
氨合硼氢化钛是一类放氢温度适宜的高容量储氢材料,但已报道的通过球磨法制备的氨合硼氢化钛通常含有质量分数42%以上的LiCl杂质,降低了体系总含氢量的同时也为氨合硼氢化钛本征放氢性能的表征带来了困难.因此,纯氨合硼氢化钛的制备和性能表征十分必要.本文以钛酸四异丙酯、乙硼烷、四氢呋喃和NH_3为初始原料,通过先制备前驱体Ti(BH_4)_3·2THF,然后再氨化的二步反应首次成功合成纯Ti(BH_4)_3·5NH_3,并对前驱体和氨合硼氢化钛的组成、结构和放氢性能进行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前驱体Ti(BH_4)_3·2THF属于斜方晶系,Pbcn空间群,且在室温下能稳定存在,是制备氨合硼氢化钛的良好前驱体;纯Ti(BH_4)_3·5NH_3具有良好的放氢性能,于75℃开始放氢,至200℃释放质量分数约10%的氢气.  相似文献   
9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r系脱氢催化剂,考察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催化剂的脱氢性能,结果显示通过水蒸汽预处理的cr催化剂性能明显得到改善,随着水蒸汽处理时间延长,cr催化剂转化率降低,但稳定性提高.通过XRD、XPS等技术对反应前后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发现水蒸汽处理前后催化剂各组分含量、价态基本保持不变,且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  相似文献   
98.
对5H-10,11-二氢二苯骈(b,f)氮杂艹卓的催化脱氢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氧化剂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建立了模拟真实实验室膜反应器的为数学模型,活塞流数学模型。将数学模型与实验数据紧密结合起来,计算出与实验符合得很好的模拟结果。为无机膜反应器的设计和无机膜制备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0.
Mo/HZSM—5基甲烷非氧化脱氢芳构化催化剂的TPD及TP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o/HZSM-5基甲烷非氧化脱氢芳构化催化剂中加入促进剂ZnSO4,使该催化剂的活性和操作稳定性大为改善.对非促进的Mo/HZSM-5和促进型的Mo-ZnSO4/HZSM-5甲烷芳构化催化剂的NH3-TPD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剂ZnSO4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催化剂表面的B-酸位浓度;这种B-酸位能较稳定地存在于催化剂表面,不易流失;催化剂表面高浓度B-酸位的稳定存在是其甲烷非氧化脱氢催化活性显著提高的关键因素.H2-TPR结果显示,过高的焙烧温度不仅不利于维持催化剂的表面酸性位(尤其是B-酸位)的浓度,还可能导致催化剂表面Mo物种的聚集和MoO3微晶的生成,使同一Mo负载量的催化剂中可还原至较低价态的Mo物种所占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