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78篇
系统科学   47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5篇
综合类   1403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SBR法处理模拟淀粉废水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模拟淀粉废水,研究缺氧时间、曝气时间、温度、进水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BR法在室温下就能高效地处理淀粉废水.对于淀粉浓度≤1.0g·L-1、CODcr≤1115mg·L-1的废水,单用完全曝气SBR法就能得到很好的去除效果;随着浓度增大,则需要设置缺氧段,以促进淀粉被水解酸化成小分子有机酸,但缺氧段的设置对CODcr的去除不明显,曝气反应对CODcr的去除起主导作用.缺氧段的长短应由废水性质来决定.用SBR法处理淀粉废水具有较好抗负荷冲击能力和系统稳定性,在进水淀粉浓度高达6.0g·L-1、CODcr达6690mg·L-1时,淀粉去除率为97.3%,CODcr去除率为94.0%,经过1个多月的运行,废水中淀粉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2.
UV/H2O2降解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在紫外光照射下H2O2氧化降解壳聚糖的情况,研究了H2O2质量分数、紫外光照射时间、壳聚糖质量分数、乙酸质量分数等因素对降解的影响.结合降解产物FT-IR光谱推测了紫外光与H2O2协同降解壳聚糖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射下,用H2O2氧化降解壳聚糖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反应的最优条件:H2O2质量分数2.5%,乙酸质量分数1.5%,壳聚糖质量分数1%,光照时间1h.在该反应条件下,制得了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万左右的水溶性壳聚糖.  相似文献   
43.
针对全降解植物纤维餐具在保护环境、治理“白色污染”方面的积极意义,指出了植物纤维餐具的优势及其在原材料获取、性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以“重庆青天环保材料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我国植物纤维餐具的生产及技术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4.
城市污水优势降解细菌M-6菌株液体营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对城市污水优势降解细菌M-6菌株液体营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适组成为:淀粉0.5%,牛肉膏0.6%,KNO30.4%,KH2PO40.3%,NaCl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营养因子对生物量的影响均不显著,相比而言,KH2PO4的影响较大,且趋向于在较高的KH2PO4浓度下生长.这可能与其在污水处理中处于优势地位有关.  相似文献   
45.
以硝基苯为目标反应物,对臭氧/分子筛氧化和单独臭氧氧化去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与单独的臭氧化相比,臭氧/分子筛氧化工艺可以提高水中硝基苯的降解效果.在该实验条件下,单独臭氧氧化和臭氧/分子筛氧化对硝基苯的去除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pH值的升高越来越大;此外还考察了微波对臭氧/分子筛体系降解水中微量硝基苯的作用,结果表明微波具有明显协同臭氧/分子筛体系催化降解硝基苯的作用,其协同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了羟基自由基的生成.  相似文献   
46.
城市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演变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城市化是急剧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壤的服务功能经历明显的转变,即从维系植物生长的功能为主转变为滞留、转化和净化污染的功能为主,因此,城市土壤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并起着保护城市环境的作用。城市土壤在功能转变的过程中,土壤质量也发生重要的转变,这些变化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等方面。巨大的人为影响致使城市土壤的退化比较明显。物理退化方面主要体现在由于压实导致容重增加、水分入渗速率降低,从而使降雨时地表径流系数增加、非点源污染负荷升高,对城市水体污染产生明显的影响;化学退化方面主要体现在土壤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含量显著增加,这一方面使土壤对生物健康直接影响的可能性增加,另一方面使土壤的吸附容量接近饱和丽导致污染物的移动性提高,从而具有较高的释放潜力。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过程不闭合的特点,决定了城市土壤是养分和污染物末端固定者,因而城市土壤是一个人为的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学“垒”(barrier)。建设健康的城市生态环境需要闭合开放状态的物质循环链条,这必然需要科学的城市土壤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7.
采用NaClO_2/UV降解藏红T染料废水,研究染料初始质量浓度、p H、NaClO_2投加量、UV照射时间对藏红T脱色率的影响及降解过程的动力学,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出最佳条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分析,考察藏红T染料的矿化程度.结果表明,NaClO_2/UV能够有效降解藏红T,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单个因素对藏红T降解效果的影响顺序为:p HUV照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NaClO_2投加量.当p H为4.45、初始质量浓度为44.02 mg·L-1、NaClO_2投加量为136.54 mg·L-1、UV照射时间为19.40 min时,藏红T的脱色率达到97.31%.  相似文献   
48.
利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伏安(CV)及分区测试技术等表征手段,从不同角度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在低温(0℃)存储和启动工况下的性能衰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停机过程无气体吹扫的情况下,冻结/解冻循环导致PEMFC极化阻抗增加,电流密度衰减,催化剂电化学活性面积(ECSA)减少,以及分区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性下降,直接影响了PEMFC耐久性;基于优化的二次吹扫策略,可在更少吹扫气体用量下,增强吹扫除水效果;通过水浴加热辅助,在340s内成功实现单电池-30℃低温冷启动.  相似文献   
49.
针对含有多个退化量的产品可靠性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opula函数选择的可靠性建模方法。首先,采用Anderson-Darling统计量对退化量进行拟合优度检验,选择其最优分布函数;其次,绘制退化量分布函数中的分布参数随测量时间的变化曲线,判断其与时间和应力的相关性;再次,给出一种选择Copula函数的综合方法,该方法结合了三种常用的选择方法;同时,采用两步似然估计法对未知参数进行了评估;最后,通过硫化丁腈橡胶O型密封圈进行恒定应力加速退化试验对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实例验证,并且与二维正态分布模型、形状参数为常数时的可靠性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给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向SrTiO_3中掺杂不同含量La制备光催化剂,通过XRD、SEM、UV-Vis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以罗丹明B(RhB)为模拟污染物,研究掺杂不同含量La所制催化剂对RhB的光催化降解能力的影响,从而评价所制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掺La含量的增加,所制催化剂的晶体结构从SrTiO_3的立方晶系逐步向La_2Ti_2O_3的单斜晶系转变;La掺杂使得所制催化剂的禁带宽度减小、对紫外光的吸收阈值增大,使其光催化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掺La含量越高,所制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