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8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501篇
系统科学   650篇
丛书文集   190篇
教育与普及   6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70篇
综合类   7431篇
自然研究   10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354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501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510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585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59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模糊辨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改进的T-S模型,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模型(AFNN)。首先,基于模糊竞争学习算法确定系统的模糊空间和模糊规则数,并得出每个样本对每条规则的适用程度。其次,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在线辨识AFNN的后件参数。AFNN具有结构简洁,逼近能力强,能够显著提高辨识精度,并且辨识的模糊模型简单有效。最后,将该AFNN用于非线性系统的模糊辨识,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了面对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高职院校只有面向社会办学,增强使命感和危机感,通过构建面向信息化社会的教育理念建构具有特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模式,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走特色办学之路,才能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43.
地方性高校教材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地方性高校教材建设应包含的基本内容,认为:地方性高校教材建设应侧重于详细的教学大纲的编写和参考书目的编订;硬性规定学生入手一册同样的统编教材的做法是有害的,对于基础课程,教师应给学生指定几套参考书,专业课程要给学生予丰富的文献资料;适当引用国外优秀教材、改革教材管理机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4.
本文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了高师院校数学学习模式的现状,提出改进学习模式的若 干建议。  相似文献   
45.
简要介绍了有限元法的原理和解题步骤,在借鉴国内外众多有限元分析软件包优点的基础上,开发了自身的FEM三维非线性程序,并用所研发的程序对具体的工程进行了应用和模拟,与实测数据的逼近表明了整个软件系统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6.
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理论对“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与连锁”一章的教学进行改革,明确教学目标,从基本概念出发,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如何进行分析和假设,最后得出重要结论,从而探讨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47.
文章通过体育教育专业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观察,对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利用专业汉语课程提高少数民族学生交际能力,对体育专业汉语课程教材、课堂组织、教学方法,交际活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教学中的一些常见的做法作出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8.
分析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分析了信息素养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探讨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现状的调研,提出了改进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0.
I propos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time‐simultaneous prediction band for a univariate time series. The methods are entirely based on a learning sample of time trajectories, and make no parametric assumption about its distribution. Hence, the methods are general and widely applicable. The expected coverage probability of a band can be estimated by a bootstrap procedure. The estimate is likely to be less than the nominal level. Expected lack of coverage can be compensated for by increasing the coverage in the learning sample. Applications to simulated and empirical data illustrate the method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