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53篇 |
免费 | 495篇 |
国内免费 | 46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48篇 |
丛书文集 | 270篇 |
教育与普及 | 1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1篇 |
现状及发展 | 29篇 |
综合类 | 5240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64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155篇 |
2014年 | 195篇 |
2013年 | 198篇 |
2012年 | 298篇 |
2011年 | 286篇 |
2010年 | 257篇 |
2009年 | 303篇 |
2008年 | 254篇 |
2007年 | 401篇 |
2006年 | 333篇 |
2005年 | 303篇 |
2004年 | 297篇 |
2003年 | 241篇 |
2002年 | 207篇 |
2001年 | 168篇 |
2000年 | 180篇 |
1999年 | 176篇 |
1998年 | 148篇 |
1997年 | 145篇 |
1996年 | 119篇 |
1995年 | 100篇 |
1994年 | 94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88篇 |
1991年 | 85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61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柳絮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15-20
复数a+bi和二无数对(a,b)可建立一对应关系,对定义在复数域上的Fuzzy集的研究可转化为欧氏空间R2上的Fuzzy集的研究,假定,本文中研究了Fuzzy复数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对已有的有关结果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92.
陈高游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1(4):426-431
在决速数论变换的理论中,具有给定长度的DFT通常都不是唯一的。因此,如何用尽可能少的计算量找出全部DFT,以便从中选出结构最简者提供使用,这个问题显然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将对二次域中整剩余类环上的DFT给出较满意的解决。 相似文献
93.
本文就某类Fuzzy数族引入了一种Fuzzy距离,以此作为Fuzzy数之间的度量,讨论了这种Fuzzy距离在Fuzzy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陈小夏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
本文讨论了乘法分拆数f(n)的上界,证明了以下结论:对任意的α,O<<1,存在自然数的无限序列{nr},使f(nr)>nαr 相似文献
95.
采用优化设计方法来解决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中内齿轮副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问题。该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内齿轮副的啮合效率,设计变量为外、内齿抡的变位系数X_1、X_2和齿顶高系数h*_n.以保证一定的重合度、齿顶厚以及避免各种几何干涉为约束条件。优化方法为复合形法。最后,还编制了自动绘图程序,以便借助计算机自动显示和绘制内齿副的啮合图。 相似文献
96.
主要阐述了Dedekind分划定理证明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并运用Dedekind分划基本定理证明了单调有界定理、柯西收敛准则、一致连续性定理以及洛尔中值定理等几个有关实数完备性的定理. 相似文献
97.
梅森素数是数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今科学探索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卢卡斯定理是判别梅森数是否为素数的第一个重要定理,卢卡斯-雷默测试是在卢卡斯定理基础上改进后的现在已知的检验梅森数素性的最好方法。牛顿迭代法可以用来求平方根√n的近似值。本文首先揭示了卢卡斯定理与√5的牛顿迭代之间的惊人联系,然后揭示了卢卡斯-雷默测试与√3的牛顿迭代之间的惊人联系,继而揭示了梅森素数的一个同余性质与√4的牛顿迭代之间的惊人联系,又通过√2的牛顿选代得出了梅森素数的一个新的同余性质,并猜测由该性质产生的数列具有与斐波那契数列相类似的漂亮性质,接着通过√6的牛顿迭代提出了p为4k+1形素数时梅森数Mp为素数所应满足的充要条件的猜想,最后提出了基于梅森素数同余性质的梅森数素性检验新方法的猜想。 相似文献
98.
99.
根据3-正则Halin图的Hamilton性,结合其边的相邻关系,通过适当地选取边进行着色后证明了4和6阶以上3-正则Halin图G的边可区别数分别为3和2. 相似文献
100.
对Ag纳米线的熔化和过热作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经典热力学模型对Ag纳米线的过热机制作了阐述;当考虑到低能Ag/Ni界面的作用时,推导了过热的定量表达式,说明了过热与纳米线的半径和界面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