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2篇
  免费   2287篇
  国内免费   1169篇
系统科学   1364篇
丛书文集   493篇
教育与普及   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0篇
现状及发展   219篇
综合类   17536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5年   31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378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827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942篇
  2011年   1016篇
  2010年   762篇
  2009年   925篇
  2008年   958篇
  2007年   1363篇
  2006年   1420篇
  2005年   1201篇
  2004年   1111篇
  2003年   919篇
  2002年   773篇
  2001年   591篇
  2000年   506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290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农业关系到国家稳定和人民的生活,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效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了2003—2007中国各省农业生产效率变化,并进行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分解,然后利用这些效率指标以及影响因素的外延数据构成面板数据(Panel Data)建立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和农业经营规模的适度扩大,有助于农业效率的提升,强化财政支出管理也会对其提升起到促进作用。表3,参14。  相似文献   
32.
SIFT特征匹配算法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于景象匹配导航及制导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对SIFT特征匹配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D^2OG特征点检测算子的改进的SIFT特征匹配算法。改进算法用D^2OG金字塔的过零点检测代替DOG金字塔的极值点检测提取尺度不变特征点,巧妙简化高斯金字塔的结构,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和时间代价。以标准测试图库中大量不同几何和灰度畸变图像为基础的仿真实验表明,基于D^2OG特征点检测算子的改进的SIFT特征匹配算法在保持原算法鲁棒性和精度的前提下,较大的提高了算法实时性。
Abstract:
An improved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algorithm was proposed based on D^2OG interest point detector for better real time performan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scene matching navigation and so on. In order to detect the scale invariant interest point, a D^2OG pyramid is built and extreme detection in the DOG pyramid was replaced by zero detection in the D^2OG pyramid, which simplified the structure of DOG pyramid, so as to lower the complexity of algorithm, lessen the running time. Numerous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standard testing images under various shooting conditions such as geometric distortion, illumination variation and so 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ethod has a big progress in the real time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one, with equally robustness and precision.  相似文献   
33.
为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HLA)运行支撑环境(Run—Time Infrastructure,RTI)引入一个新的扩展,该扩展使用数据描述码在消息上附加特征属性,使RTI能够对数据应用更丰富的使用策略。文章第1、2部分提出了基于数据描述码过滤数据,以及构建HLA仿真系统面向方面框架(Aspect Oriented Framework,AOF)的技术,第3、4部分详细说明了数据描述码扩展和实验原型的设计。数据描述码扩展可用于提高仿真系统的运行效率,改进大规模HLA仿真系统的架构设计,并且不改变RTI和联邦成员的编程接口。  相似文献   
34.
无失效指数分布参数的模糊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失效数据的出现,使分布参数的估计成为可靠性评定的又一关键问题。在对指数分布进行参数估计时,引入模糊加权系数,利用模糊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对数据进行回归拟合,推导出模糊加权失效率的估计式。由于无失效数据失效概率的确定对参数的估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以减函数法确定失效概率的Bayes估计,并进行模糊加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与常规线性回归结果相比,更接近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35.
王帅宇  张宇河  修春波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7):1717-1719,1735
提出网络控制系统全数字仿真的方法,针对目前Matlab没有提供NCS仿真模块的现状,设计出能够真实再现网络环境的延时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套完整的网络控制仿真实验平台,只需一台计算机就能够完成包括网络数据包丢失和时序错乱等现象在内的各种NCS仿真实验,保证在进行NCS控制算法的比较研究时,网络延时状况是一致的。在该实验平台上进行NCS全数字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以上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
仿真数据收集中的实时数据库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实时仿真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库技术。为实现仿真中数据收集、存储和事务调度的实时性,满足对所收集数据的实时使用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稀疏索引技术。该技术在不影响数据收集任务的前提下,可以提供对所收集数据的高效查询。通过比较实验,验证了实时数据收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史晓霞  钟秋海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571-2572
2003年3月第3期15卷中“基于组播组的联邦时间推进策略”一文中,针对计算LBTS过程中“过于保守”的缺陷,将时间管理与数据分发管理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组播组的时间推进策略。但其在基于组播组计算LBTS时,并没有充分考虑组播组的定义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鉴于此,指出其不妥之处,并对其错误之处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38.
基于海量空间数据的实时地形视景仿真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建立海量空间数据的实时地形视景仿真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立了多分辨率空间数据的四叉树结构模型,提出了基于屏幕分割的LOD数据装载算法和基于相同地理空间大小的LOD数据分割方法,实现了任意方向和分辨率数据块之间的无缝拼接,融合了视相关和地表特征的地形简化方法,同时综合运用了可视区数据的各种预处理手段,提出了可视区数据小号更新算法.通过原型系统开冀。在微机平台上地形绘制速度可达每秒25帧.  相似文献   
39.
刘雄  康凤举  唐凯  聂卫东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1):2638-2640,2663
简述协同作战能力(CEC)的概念,根据CEC的思想,建立了一个基于DIS的海上多武器平台对抗仿真系统。研究了该系统设计中的开放的体系结构、数据同步融合和决策建模等关键技术。从编队攻击的典型仿真实验和编队是否配置CEC作战效果的计算两个方面,探讨了CEC系统对编队作战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多功能集成式运动仿真系统的研究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自鸿  高志  菅冀祁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2):2917-2921
提出了一种智能综合运动仿真系统的新模型,研究了软硬件以及网络平台实现的具体方法,给出了已实现的部分实例。该系统利用复合接口超大屏幕投影仪,仿真体育场,无线图像传感器,主机控制系统,语音识别芯片,配套系列运动器材及安全防卫装置,实现了集家庭影院、室外各种不同运动项目和网络于一体,具有“多归一”和“一分多”的独特优势,可扩展性强。它也有效解决了传统运动模拟系统无法实现多运动项目兼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