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14篇
综合类   561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光线的引力偏折会导致引力透镜效应,用它可以直接测量宇宙中暗物质的分布,而不用考虑其物理状态.宇宙中大尺度结构可以对遥远的星系产生弱引力透镜效应.最近几个研究小组观测到了弱引力透镜效应[1-2].由于其效应极其微弱,因此所有的观测在本质上都是许多星系的统计效应.在标准宇宙学模型中,物质的扰动起源于早期极小的、对称的高斯扰动.  相似文献   
642.
金纳米颗粒因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及光学性质, 在生物影像、癌症诊断治疗等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 但因小尺寸纳米金颗粒(<20 nm)在生理体液环境中稳定性较差、体内安全剂量低、被动靶向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使其在体内成像, 尤其在活体肿瘤部位成像中受到较大局限.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 将13 nm金颗粒生长在具有特殊核壳结构的夹心二氧化硅空腔之内, 形成具有新型结构的“摇铃形”金复合纳米二氧化硅(silica nanorattles@gold nanoparticles, SN@GN), 既保留金纳米颗粒的强散射特性以利于细胞和动物组织中实现暗场成像, 同时二氧化硅壳层将金颗粒保护起来, 提高了纳米颗粒的稳定性. 细胞毒性实验表明SN@GN的细胞生物相容性良好, 毒性低. 动物急性毒性实验表明, SN@GN的最大耐受剂量大于200 mg/kg, 而GN的体内最大耐受剂量仅为4.6 mg/kg, 显著提高了金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 本研究为SN@GN在生物暗场影像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43.
目的:以杨浦区150名40-69岁的健康运动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老年运动女性踝关节肌力的年龄变化特征。方法:实验于2005—03/05在上海体育学院体质测试中心完成测试。选择上海杨浦区150名身体健康的运动女性,按年龄分为3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每组50人。所有受试者在瑞士CoNTREX公司提供的Contrex肌力测试系统上进行踝关节60(&#176;)/s的等速肌力测试。观察运动女性踝关节肌力的衰退特征。结果:受试者的踝关节屈肌最大力矩/kg、屈肌最大功率/kg与年龄呈负相关(r=-0.449,-0.451,P=0.002),且在0.01水平上相关具有高度显著性;踝关节伸肌最大力矩/屈肌最大力矩与年龄呈正相关(r=0.516,p=0.00);女性在50-59岁期间,踝关节伸、屈肌力量随年龄增大而呈现迅速衰退的趋势,在60—69岁期间出现了伸、屈肌衰退的明显不平衡,屈肌快于伸肌。结论:中老年运动女性踝关节肌力的衰退具有明显的部位和年龄特征;女性在60—69岁期间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更为有效地延缓踝关节屈肌的衰老;强加对60-69岁期间女性踝关节屈肌力量的训练以缩小伸、屈肌间衰退的差异可能是预防跌倒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644.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研究中药单体丹酚酸B对MS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细胞因子(SCF)、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NKX2.5和GATA-4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含0.03、0.3、3、30μg/mL丹酚酸B的低糖DMEM培养液培养MSCs,RT-PCR法检测培养24h后,观察VEGF、SCF、NKX2.5和GATA-4mRNA的表达。结果丹酚酸B可明显促进VEGF、NKX2.5和GATA-4m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P<0.05)。结论丹酚酸B可促进MSCs的VEGF的分泌及NKX2.5、GATA-4的表达,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诱导分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45.
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等方法对有关过度训练对心肌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过度训练对心肌组织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该方面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过度训练引起运动员心肌凋亡与心肌坏死检测手段与防治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46.
为了深入研究心肌的力学性质,通过理论推导,提出了心肌的并联桥本构模型。该模型包含心肌的被动力、主动力和生长应力三种模型。被动力模型是一个各向异性的非线性弹性模型,其力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心肌的纤维方向的力学性质;结合自由钙离子浓度演化方程和横桥动力学模型,发展了心肌的主动力模型,在周期化钙离子浓度场的基础上,得到随时间周期变化的主动应力;提出了生长应力的概念,建立基于生长因子表达变化的生长应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并联桥本构模型完备地反映了心肌的被动力、主动力和生长应力3种应力状态模型。  相似文献   
647.
为了解传统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对暗棕壤中氮的形态及其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采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传统施肥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暗棕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氮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和传统施肥春秋两季相比,0~20 cm层土壤全氮平均减少了23.2%和20%,而20~40 cm层土壤全氮平均减少了48.8%。铵态氮对施肥模式变化极为敏感,在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秋季的铵态氮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传统施肥模式。传统施肥模式土壤氮素主要分布在0~0.25 mm和0.5~1 mm的团聚体中;而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土壤氮素主要分布在0.25~0.5mm和0~0.25 mm团聚体中。研究证实了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减少了氮素面源污染的风险;测土配方施肥极大地影响暗棕壤中氮素的形态及其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648.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力量,作为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变化规律,对于提高运动员身体健康和创造优异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与其他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对其进行准确、合理的检测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本文收集、运用相关文献资料,经过整理处理、逻辑分析,对运动员肌肉力量的检测方法进一步研究探讨,从而判断肌肉功能状况,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和运动员选材等提供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9.
状态方程是表征暗能量本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而用观测数据拟合它是了解暗能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新公布的Ia型超新星数据,重子声学振荡(BAO)观测和Wilkinson微波背景各项异性探测卫星(WMAP)公布的5年数据限制CPL和JBP 2种参数化模型,并重构暗能量状态方程w(z)。结果表明,与过去的工作相比,新的观测结果对w(z)的限制有一点改进,但仍与宇宙学常数模型相一致。  相似文献   
650.
为了解决扇贝产品单一,精深加工比例低的问题,以栉孔扇贝闭壳肌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木薯淀粉对扇贝肉糜凝胶强度、质构特性、持水性、白度、蛋白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栉孔扇贝闭壳肌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82.15%、16.23%、2.05%和1.24%,除色氨酸外,16种水解氨基酸的总量为13.204%。随着木薯淀粉添加量的增加,扇贝闭壳肌肉糜的凝胶强度、持水性、硬度和咀嚼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对其弹性、黏聚性和白度没有显著性影响。电泳图谱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木薯淀粉,贝糜凝胶蛋白中肌球蛋白重链的条带最窄,说明淀粉可促进贝糜蛋白的交联;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木薯淀粉添加量为1%或2%时,贝糜凝胶的网络结构更为致密,孔洞更小。本研究表明,栉孔扇贝是一种高蛋白的水产资源,可用来生产贝肉糜凝胶,且1%的木薯淀粉添加量对贝糜凝胶品质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希望本研究能为扇贝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