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02篇 |
免费 | 359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1篇 |
丛书文集 | 74篇 |
教育与普及 | 32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18篇 |
综合类 | 69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96篇 |
2020年 | 85篇 |
2019年 | 86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126篇 |
2016年 | 145篇 |
2015年 | 194篇 |
2014年 | 223篇 |
2013年 | 180篇 |
2012年 | 370篇 |
2011年 | 395篇 |
2010年 | 308篇 |
2009年 | 419篇 |
2008年 | 453篇 |
2007年 | 582篇 |
2006年 | 540篇 |
2005年 | 451篇 |
2004年 | 423篇 |
2003年 | 367篇 |
2002年 | 293篇 |
2001年 | 231篇 |
2000年 | 163篇 |
1999年 | 145篇 |
1998年 | 123篇 |
1997年 | 100篇 |
1996年 | 92篇 |
1995年 | 75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PVDF应力传感器的设计、标定及其在混凝土冲击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技术对PVDF应力传感器进行了压电系数的动态标定,标定值为27.21 PC/N.在落锤冲击试验机上完成了预埋PVDF应力传感器的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的轴向冲击试验,并利用PVDF应力传感器信号和试件轴向压缩曲线得到了混凝土在冲击加载条件下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由于混凝土试件在冲击加载过程中应力分布不均匀,预埋在试件中心的PVDF应力传感器测试的应力结果比用锤头冲击力计算出来的试件平均应力稍大. 相似文献
12.
依据试验资料论述钢筋混凝土有边框剪力墙的工作机理和强度性能,综合分析剪跨比、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对剪力墙抗剪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设计规范对钢筋混凝土轴压柱的设计只给-出了承载力计算公式,而没有考虑混凝土的徐变使柱子产生的塑性变形。对超静定结构这种塑性变形将引发整个结构内力的重新分布,从而使相关的承重梁出现严重的超载现象。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混凝土的徐变对钢筋混凝土柱变形的影响,导出了柱极限变形的计算公式,并且为了控制柱的塑性变形,对现有的柱承载力设计公式提出了修正建议,供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密肋式折板壳是密肋楼盖和折板结构的杂交体。以这种结构中的人字形筒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大量算例分析,详细讨论了波跨比、短筒壳的矢跨比、横隔刚度和边梁刚度等因素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结构的受力性能类似于柱面筒壳。波跨比不宜大于1.5;对于短筒壳,网格数一定时,矢跨比对挠度和内力的影响较小,建议矢跨比不宜低于1/6;矢高较大时,横隔刚度对结构整体刚度的改善作用不大,边梁刚度对结构挠度和内力影响较大,建议边梁的截面高度按跨度的1/18—1/12。该结论可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型钢与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性能,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型钢埋置长度作为变化参数,设计9个型钢高强自密实混凝土试件进行推出试验. 观察试件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裂缝发展形式,获取了试件加载端的荷载-滑移全过程曲线,研究不同变量对其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型钢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组合结构界面极限黏结强度随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增幅94.9%;随着型钢埋置长度的增加而减小,最大削减为38.1%. 界面黏结抗剪刚度随着型钢保护层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增幅85.1%;随着型钢埋置长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增幅为30%. 界面耗能能力与其变量相关性较弱;随保护层厚度的增加,界面损伤发展越晚;随型钢埋置深度的增加,界面损伤速度减缓. 提出了型钢高强自密实混凝土黏结强度的计算公式,能较好地预测型钢高强自密实混凝土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温度与湿度对自感知混凝土(SSC)感知性能的影响,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处理技术对碳纳米管(CNT)进行官能团嫁接,使其在水性体系下获得较好的分散性,并将改性后的CNT(P-CNT)加入混凝土中制备P-CNT/SSC传感器,通过改变含水率与温度条件研究P-CNT/SSC传感器的极化效应与循环加载下的自感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过高或过低的含水率均不利于SSC的感知性能,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饱水状态下的P-CNT/SSC传感器,其应力敏感系数下降89.8%,并且压敏曲线极不稳定;在变温试验中,P-CNT/SSC传感器的电阻率与温度之间呈现负相关性,高温和低温下的应力敏感系数相较于常温组试件,分别下降了约35.66%和44.53%,并且压敏曲线整体出现了上移或下滑的趋势;P-CNT/SSC传感器在工程应用中的最佳测试环境为常温、自然含水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未淡化的海砂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普通混凝土,研究了不同氯离子含量的海砂对UHPC抗压强度、孔结构、快速氯离子渗透性以及内置钢筋耐久性的影响,并与普通混凝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海砂中的氯离子含量对UHPC抗压强度并不会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海砂UHPC的临界孔半径约为2 nm,与海砂普通混凝土不同,孔隙率随海砂中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即使海砂氯离子含量高达0.636%,海砂UHPC的氯离子渗透性仍可忽略不计;海砂UHPC中钢筋在28 d后处于钝化状态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温度对混凝土超声测试尾波信号的影响规律;将信号向量间的归一化夹角作为波动指标,反映温度效应引起的信号变化;通过向量残差矩阵SVD获得表征温度效应大小的特征向量,建立向量空间映射和温度差的数学关系。在实验室采集混凝土梁尾波信号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尾波信号的波形发生后移,文中方法可分段线性量化温度效应;基于量化结果,得到常温下超声尾波信号最敏感的温度区间;任意4.5 ℃范围内,可去除74%~90%的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工程应用实践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施工规范要求和有关施工工艺标准及流程,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