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6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39篇
系统科学   71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264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分析了建筑玻璃幕墙受到由主体结构传来的楼层加速度、层间位移变形等地震作用机理,提出了应用模拟地震振动台再现多维地震作用的多模式加载试验方法.针对某吊挂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特点,设计和制作了安装在振动台上的多模式加载装置,实现对该玻璃幕墙的多维加速度动力加载、平面内相对位移及吊杆内力的多模式加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对应用混合模拟方法研究建筑玻璃幕墙抗震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92.
爆炸作用下RC柱损伤快速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P神经网络,以7个结构参数和2个荷载参数作为输入,损伤值作为输出,建立了爆炸作用下钢筋混凝土(RC)柱损伤的快速评估模型.在模型中,采用以精细化有限元模拟得到的1,032组RC柱损伤的数据训练网络,采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优化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并以216个新损伤样本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测试.研究表明,所建立的评估模型能够较准确地用于爆炸作用下RC柱损伤的快速评估;所得到的损伤分区图可以有效并直观地用于RC柱的爆炸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893.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基桩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尖点突变理论应用于基桩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中,建立了基桩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的尖点突变模型,提出了根据尖点突变理论进行基桩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的4类判定方法,对判定方法的2种适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将4类判定方法与文献中的判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判定思路Ⅳ可用于工况1情况下极限承载力的进一步判定.经静载荷试验数据验证,对基桩刺入破坏、屈曲破坏的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建立的尖点突变模型均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由判定思路Ⅱ在工况2的情况下,进行基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估计.  相似文献   
894.
探讨了从动力系统角度生成具有循环群和二面体群对称性图像的轨迹井方法,并给出了构造对称轨迹井的理论依据.构造具有Cn和Dn对称性的函数作为迭代函数系统,对生成的点序列进行轨迹井跟踪,同时结合调色板技术提出一种新的绘色算法,生成具有很强艺术效果的Cn和Dn对称性图像.  相似文献   
895.
碳含量和组织类型对低合金钢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碳含量和显微组织的低合金钢的耐腐蚀性能和腐蚀行为,并与商业耐候钢09CuPCrNi进行了相应的比较.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轧后水冷钢的主体组织为板条状贝氏体,轧后空冷钢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M/A小岛和少量渗碳体(珠光体)的混合物.用干湿循环加速腐蚀实验对耐蚀性测定结果表明:低碳钢(0.03%C)和轧后水冷的较高碳含量钢(0.1%C)的耐蚀性均明显优于09CuPCrNi;低碳含量钢的组织类型对其耐蚀性影响不大;较高碳含量情况下,单相贝氏体钢的耐蚀性优于由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等构成的复相组织钢;轧后水冷时,不同碳含量的钢耐蚀性差别不大;轧后空冷时,低碳含量钢的耐蚀性优于较高碳含量钢.用扫描电镜对锈层进行观察,可以看出耐蚀性较好的样品在腐蚀后期形成了致密的内锈层.  相似文献   
896.
利用循环伏安法探究了pH=6.40的磷酸盐溶液中,叶酸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CNT/GCE)上的电化学行为,测定了该电极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电极过程受扩散控制.求得电子转移数n=1,扩散系数D=1.940×10-4cm2/s.优化了测定条件,发现叶酸浓度在7.00×10-6-1.70×10-4mol/L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6 9,检出限为2.59×10-6mol/L,回收率为97.47%-101.26%.  相似文献   
897.
压力容器开孔接管区应变的有限元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圆柱壳开孔接管的应变分析在压力容器设计中是一个普遍而重要的问题.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圆柱壳开孔直接管区域的应变进行了计算,求出了在弹性范围和弹塑性范围内的最大应变及应变系数,并对应变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利用有限元的计算结果求出模型的极限载荷及疲劳循环数N,并与使用设计标准JB4732-95中应力指数法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比较的结果表明:在应变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应力指数法分析压力容器开孔接管区的疲劳问题,已不能反映出疲劳破坏的实质.  相似文献   
898.
采用掺硼的金刚石薄膜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对底液为1.0 mol/L的KCl溶液中的抗坏血酸进行了循环伏安以及阳极溶出法进行了检测.得到检测限为6.4×10-6mol/L,线性范围为8.0×10-6mol/L~3.1×10-4mol/L,相关系数为0.978.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与其他电极的检测结果相差不大,且在电极再生性方面存在巨大的优势,使电极寿命更长,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9.
某在用市政钢箱梁桥检测鉴定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某在用市政钢箱梁桥的动力特性、焊缝缺陷、应力和变形、钢构件截面尺寸和锈蚀情况进行了检测,按规范要求验算了结构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综合一系列检测和分析结果,完成了对该结构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的鉴定,得出了该钢箱梁桥的可靠性评级,旨在能为工程的维修和保养提供一定依据,为类似工程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0.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对苯胺在铂电极上电化学聚合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聚合机理.结果表明:用循环伏安法合成聚苯胺(PAN)时,控制电位在-0.260~0.860 V(vs SCE)之间,扫描速率为100mV·s-1.苯胺浓度为0.20 mol.L-1,随着硫酸浓度升高,苯胺的聚合反应速率加快,PAN的电化学活性增强;循环伏安曲线对称性比较好,硫酸和苯胺组成的电解液具有优良的氧化还原可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