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5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260篇
系统科学   174篇
丛书文集   134篇
教育与普及   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100篇
综合类   4447篇
自然研究   1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采用宝鸡9个站点30 年(1971~2000年)气温资料,利用相关统计和模糊聚类等方法,分析了宝鸡地区气温的空间分布,并将宝鸡分成北部丘陵和渭河川原2个区域,探讨了气温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为宝鸡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2.
黄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具有快速、客观的特点。对 L ANDSAT TM图像进行解译判读 ,获取反映黄河流域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到 90年代末期土地利用和覆盖情况的 1:10万比例尺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时空演变模型、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模型和土地利用重心模型 ,对黄河流域近 10年的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0年来黄河流域草地、林地面积减少 ,而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增加 ,而人类活动是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2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模型方法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研究全球变化问题中的一个热点,模型方法作为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总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LUCC模型的发展趋势、模型构成和模型分类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将当前广泛使用的模型从变化的程度、变化的方向和变化的空间形式分析等角度加以分析.最后指出了LUCC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4.
根据 2002~ 2003年浙江外海资源监测调查资料和 1994~ 1995年浙江渔场及邻近海域头足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了蛸类 (章鱼 ) 数量的季节变化和时空分布 ,结果表明 :蛸类数量有两个高峰期,即夏季高峰 (8~ 9 kg/h)和秋冬季高峰 (5.73~ 10.5 kg/h).夏季高峰密集中心在 29° 00'~ 31° 00' N, 124° 00'~ 127° 00' E海域,秋冬季高峰密集中心出现在 26° 30'~ 28° 00' N, 123° 30'~ 125° 30' E.最后提出蛸类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5.
通过测度变换的方法构造一个概率空间,利用观测变量在该构造空间中独立的性质,研究了一类在实际中应用广泛的隐马尔可夫模型———零延迟隐马尔可夫模型;然后通过测度的逆变换,将构造空间中得到的结果返回到实际的空间中来,克服了通过半鞅的方法得到标量估计的困难。最后给出了零延迟隐马尔可夫模型中标量估计的一般公式,并且应用该公式给出了状态、跳跃次数、状态到达次数等标量估计,以阐明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6.
韩湘  魏急波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459-2462,2466
分别针对CP长度大于和小于最大多径时延两种情况,分析了由时变多径环境引入的ISI分量和子载波间干扰(ICI)分量,提出了“基于多径时延分布”选取CP长度进而确定子载波数的方法。计算机仿真验证充分说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所得研究结论对于不同信道环境下的实际OFDM系统参数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7.
探讨了几类环状化合物“芳香性”的判断方法,阐述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8.
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邻甲苯胺在铂电极上的电子转移性质,并测试了H2O2存在时邻甲苯胺的循环伏安特性,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的非质子溶剂中邻甲苯胺正离子主要发生“尾-尾“耦合,其电极反应机理为包含随后转化步骤的反应过程,即ECE历程.  相似文献   
129.
《周易》为儒家群经之冠 ,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源头。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至为深刻的 ,在中国易学史上 ,杨万里的《诚斋易传》具有特殊地位 ,它冲破了当时盛行空谈天道性命的易学习气 ,专以史事论易理 ,独成一家。作为时代的进步的思想家 ,他在该书中提出许多理论观点 ,在今天看来 ,仍有不少合理之处。整理这些思想 ,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先进文化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相似文献   
130.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和巫山县作为研究区,选取1986—2015年4期遥感、土地利用等数据,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及土地利用转移信息图谱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从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4方面构建遥感生态指数,反映研究区生态效应时空演变,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生态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就土地利用而言,在空间上,耕地和建设用地多分布于低海拔平坝河谷区,林、灌、草地多分布于高海拔中低山区,交通建设用地多分布于各类用地之间起连通的作用;在土地利用强度和转换方式上,以林、灌、草地和耕地变化最为显著.2)就RSEI而言,长江及其支流沿岸低地,受土地开发及城镇扩张的影响,生境退化严重;研究区其余范围,受退耕影响,生境趋好.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地区也是生态效应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若人类活动合理,生态状况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