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3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3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41.
根据原工艺运行方式中存在不利于除磷的问题,以及在低有机物浓度,低C/N比的进水条件下,如何改善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对原工艺的运行方式提出改进,探讨该系统的最佳控制方式和生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2.
对生物洗涤器处理低流量、高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高浓度下的有机废气净化作用。实验研究表明:正常运行情况下生物洗涤器对高浓度有机废气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不同的污染物在相同的填料高度下具有一定的处理效率,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国环保工业技术领域的空白,工程技术上接近现阶段国外的技术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43.
对80m/s高速重负荷钢坯修磨中的几个有关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对1Cr(?)8Ni9Ti和60Si2Mn钢坯修磨都收到较好的效果,80m/s高速重负荷修磨能够获得较高的金属去除率,还能相应地提高磨削比和降低比磨削能,是提高修磨效率并降低修磨成本的一种先进工艺,同时也是我国钢坯修磨技术的发展方向,文中提出了修磨功率计算式,可供设计新型80m/s修磨机床选定主电机功率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4.
通过正交及单因素实验,初步探讨了过醋酸在棉浆蒸煮过程中脱除荧光的效果,并分析了原料预处理对制浆工艺的影响。优化工艺制得棉浆得率迭91%,ISO白度达87.76%,棉浆中荧光的脱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5.
袋除尘技术中耐高温滤料的选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袋除尘技术的进步分析,主要介绍了袋式除尘器滤料选择时根据的性能参数及实际的工况条件。  相似文献   
146.
本文阐述小型低温强剖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中预防炉水汽化、循环水的热膨胀、水击以及排污、放气等安全装置的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7.
生物碳因其来源广泛、低廉及良好的表面理化性能,作为吸附材料在处理水中有机及重金属污染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研究利用花生壳制得生物炭,用于处理含~(6+)和Cu~(2+)的模拟废水。探讨了接触时间、p H值、生物炭投加量及温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碳吸附~(6+)和Cu~(2+)时间在120 min达到平衡。在酸性条件下(p H=2~5),生物炭投加量为4g/L,温度为30℃时生物炭对~(6+)的吸附效果较好;在偏碱性条件下(p H≥5),生物炭投加量为10 g/L,温度为40℃时生物炭对Cu~(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通过Langmuir和Frenudlich吸附等温方程拟合,表明生物炭对~(6+)和Cu~(2+)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ndlich模型,吸附过程可以用假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说明吸附主要是表面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48.
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温度、pH值、C/N比及振荡时间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pH为7、C/N比是12:1及振荡时间为12h时,污水中氮去除效果最好,脱氮效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49.
进水碳磷比对连续流反硝化除磷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考察进水碳磷质量比(m(C)/m(P))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总磷(TP)去除效果的影响.系统进水COD和氨氮分别保持在250和45 mg/L左右,通过改变进水TP浓度来调整m(C)/m(P).实验结果表明:在m(C)/m(P)比分别为64.1,42.0,33.0和17.8的情况下,TP去除率分别为93.2%,92.0%,78.3%和65.8%,除磷效率明显降低.在m(C)/m(P)>42.0的情况下,出水TP低于0.5 mg/L.随着m(C)/m(P)的降低,反硝化聚磷污泥释磷量和净聚磷量增加,净聚磷量分别为3.63,5.33,6.26和10.3mg/L.m(C)/m(P)减小有利于提高生物除磷系统的稳定性,但出水磷浓度会有所增加,可通过适当延长后置曝气池停留时间来降低出水磷浓度.m(C)/m(P)对COD的去除和脱氮的效果影响不大,COD去除率保持在85.6%~93.1%,氨氮的去除率大于93%.  相似文献   
150.
采用复合滤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城市高污染水,考察了组合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主要在滤池中完成,氮、磷则通过人工湿地进一步去除。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对磷的去除效果有少许影响,碳源不足限制了脱氮效果,组合工艺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稳定,出水中COD、TP、NH4+-N、T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6.39、0.38、1.44、16.38 mg/L,出水水质可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