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2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离子色谱-安培检测器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氰化物的方法.该方法最低检出限可达0.17μg/L(信噪比S/N=3),最低定量限为0.56μg/L(信噪比S/N=10),在0~150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不易受饮用水中常规阴离子、硫化物及硫氰化物的影响,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与气相色谱国标法的检测结果相一致.实验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检测限低,精密度高,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检测时不易受其他离子影响,适宜大批量、快速测定饮用水中的痕量氰化物含量.  相似文献   
52.
含氰废水中氰化物光解的化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模拟试验方法,在太阳光照射条件下,研究了被水中氰化物的化学动力学及光解结果。结果表明,废水中氰化物光解反应过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In(C0/C)=K1t;光解反应的半衰期为8.7-24.4h,可光解氰化物完全降解时间为3d;废水中易释放氰化物的光解去除率可达50.0%-83.7%,总氰化物的光解去除率为49.4%-56.9%。  相似文献   
53.
微波辐照下均分散氧化亚铜超细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用沉淀法制备了氧化亚铜均分散超细粒子,实验表明:随加热方式、CuSO4浓度、表面活性剂或螯合剂的不同,粒子的开状呈方形、雪花形、球形多种形态,特别是雪花形粒子,尚未见文献报道,与传统加热方式相比,微波辐照制备的粒子均分散性更好、形状更规整。  相似文献   
54.
Cu2O是一种典型的p型窄带隙半导体功能材料,可见光区吸收系数大,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绿色环保光催化剂.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纳米Cu2O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目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5.
氧化亚铜作为新型能够被可见光激发的P型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具有活性电子-空穴对系统,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此外还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低温顺磁等特性.用一种化学沉淀法制备稳定的氧化亚铜晶体,通过控制反应液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制得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晶体.用氧化亚铜对甲基橙有色试剂进行降解,并分别在可见光和紫外光下照射,结果表明,当使用氧化亚铜量为0.2g时,紫外光照射下甲基橙在2h内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4.5%,可见光照射下2h甲基橙的降解率也可以达到94.6%.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中山市东升镇东锐电镀有限公司电镀废水处理工艺的改造,对原处理工艺不达标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造后新的处理工艺,经过一年的运行实践,新工艺运行良好,得出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应针对生产废水的收集情况统筹考虑处理工艺,各别环节各别处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57.
硫化银与氰化钠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热力学原理和偶合反应的观点对硫化银溶于氰化钠的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8.
建立了新的流动注射在线蒸馏测定水和废水中总氰化物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异烟酸-巴比妥酸为显色剂,将含氰样品与磷酸混合,进入在线氰消解蒸馏系统,通过加热与紫外辐射,CN-从化合物中释放形成气态的HCN并流过膜组件,其中的CN-被氢氧化钠吸收,将其转换为氯化氰,加入显色剂后可在600 nm波长下比色测定总氰化物浓度.结果表明:方法测量范围为2 ~ 200 μg·L-1,最低检出限为0.15μg·L-1,水样测量的回收率为90% ~ 105%,精密度RSD小于3.0%.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优于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59.
王晓悦  何杰 《科技信息》2011,(11):I0415-I0416
氰化氢在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一旦发生泄漏,会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较大社会影响。文章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介绍了氰化氢理化性质、危害及事故特点,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救援实施方案,为处置氰化氢泄漏事故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提高事故处置的效率,增强消防部队抢险救援的能力。  相似文献   
60.
氰化尾渣是氰化提金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同时也是高价值的二次资源,含有大量的铜、铅、锌等有价元素。由于氰化过程长时间的充气搅拌,氰化尾渣的矿物界面发生严重的改性,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某高铜铅氰化尾渣浮选过程中存在铜铅难分离及铜回收率低等问题开展黄铜矿界面性质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粒度分析仪、XRD分析、SEM–EDS微界面分析、FTIR分析、界面洗脱及浮选实验等。实验结果表明部分黄铜矿表面致密包裹一层细粒的方铅矿,导致黄铜矿表现为类似于方铅矿的浮选特性,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黄铜矿表面被非极性油污染。不能被浮选回收的黄铜矿表面包裹一层铁矾类似物,导致黄铜矿表面被钝化而不利于药剂的吸附。通过研究可知氰化尾渣中黄铜矿界面容易被杂质污染及氧化层包裹,导致其难于被浮选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