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32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45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重正化群方程的一种有效数值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重正化群方程的一种有效的数值解法,并与多项式展开的传统解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2.
将主动backstepping控制方法应用于2个不同的混沌系统并实现投影同步,通过不断递推,选取一系列Lyapunov函数来设计控制器,使误差系统快速稳定在平衡点.最后以Lorenz系统和Chen's系统为例,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63.
混合正交小波基的构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混合正交小波基是一种包含多个正交小波函数的正交基,对4尺度正交小波进行混合,得到了4尺度混合正交小波基,它不同于2尺度混合正交小波基,因为它可以来自同正交尺度函数,因此不需要寻找若干相同空间结构的小波基,最后,讨论了尺度因子为a(a为大于2的整数)时混合正交小波基的构造,这种混合正交小波基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4.
给定一个物理装置,对于一个物理可观察量能够得到的测量精度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以最近量子精密测量的发展为主线,量子参数估值方法为核心,介绍单粒子(线性耦合)体系和多粒子(非线性耦合)体系物理量测量精度的量子限制.作为例子,对光学量子精密测量中如何突破标准量子极限,甚至海森堡极限做了简明阐述.特别总结了非线性精密测量在突破海森堡极限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探讨了量子精密测量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165.
文章研究了一类多元双正交向量值小波包的构造及其性质。  相似文献   
166.
多小波由于可以同时拥有许多好的性质,成为研究热点,出于多通道滤波器理论研究的需要,研究a尺度小波成为必需。最近,杨守志教授引入正交双向多分辨分析和正交双向小波的理论。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向量截断法,建立了a尺度正交多重小波包的理论框架,文章的研究是正交双向小波和正交双向小波包研究的最一般形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7.
针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结垢和设备腐蚀问题,研制了GCS系列阻垢缓蚀剂.采用碳酸钙沉积法和静态挂片失重法考察了其阻垢性能和缓蚀性能.结果表明:阻垢缓蚀剂GCS-6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当其浓度为25 mg/L时,阻CaCO3垢率为99.53%,缓蚀率为96.20%,年腐蚀速率为0.008 6 mm/a.并用扫描电镜、动电位电化学极化曲线、电子能谱,探讨了其阻垢机理和缓蚀机理.  相似文献   
168.
由于多小波解决了单小波不可能同时具有正交性、紧支性和对称性的困难,其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在正交多小波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两尺度函数构造正交的尺度函数的方法,从理论上给出了直接用尺度函数正交化方法构造正交多尺度函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9.
170.
It is common practice to perform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on a correlation matrix to represent graphically the relations among numerous variables. In such a situation, the variables may be considered as points on the unit hypersphere of an Euclidean space, and PCA provides a sort of best fit of these points within a subspa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ir particular position, this paper suggests to represent the variables on an optimal three-dimensional unit sphere.
Résumé Il est classique d'utiliser une analyse en composantes principales pour représenter graphiquement une matrice de corrélation. Dans une telle situation, les variables peuvent être considérées comme des points sur l'hypersphère unité d'un espace Euclidien, et l'analyse en composantes principales permet d'obtenir une bonne approximation de ces points à l'aide d'un sous-espace Euclidien. Prenant en compte une telle situation géométrique, le présent article suggère de représenter les variables sur une sphère tri-dimensionelle optima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