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木材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崩茬是比较容易出现的制造缺陷,如何有效的控制崩茬问题的出现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崩茬的原因以及平行四边形法则在控制崩茬问题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广府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加固方法,采用菠萝格木材,设计并制作了两榀不同结构形式的典型广府木祠堂箍头榫框架,提出并制作了用于木结构榫卯节点加固的雀替型阻尼器,对雀替型阻尼器加固前后的木框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构的抗震性能及阻尼器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器可以弥补初次加载产生的损伤,在转角不大时给残损的榫卯节点提供较高的初始刚度,并在榫卯节点自身开始闭合时与之协同受力,提高节点刚度、极限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使得加固试件的极限承载能力高于未加固试件;未加固试件经过加载,出现了榫卯脱离、榫卯局部压屈现象,加固试件的破坏形式主要为榫卯脱离、榫卯局部压屈和竖向顺纹劈裂裂缝;各节点的滞回曲线呈现明显的“捏缩”现象,榫卯节点强度退化系数均大于0.83,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表现出稳定的承载性能,随节点转角的增大,各节点的环线刚度、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呈现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的趋势;边跨框架试件节点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逐渐稳定于0.1~0.2,而中跨框架试件节点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逐渐稳定于0.05~0.1,且经过阻尼器加固,边跨框架与中跨框架试件的总滞回耗能分别提高了67%和19%。  相似文献   
3.
在夹具的设计中,为了精确控制夹具螺栓张力,试验测定了螺栓扭矩与张力的关系,考虑到现场施工的复杂性及木柱表面摩擦系数的离散性,对夹具不同的4种工况进行了抬升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三_舛组成、每侧3根24mm螺栓的圆筒套夹具,施工方便、安全可靠,能够在不破坏古木柱表面的前提下,达到对木塔不落架整体抬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不同造林密度和不同利用方式经济效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了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生长的差异,从培育建筑材和纸浆两个不同角度,对11年5 17年生不同造林密度试验林作了经济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初植密度较大,生物量较高的林分,以培育纸浆材的好,纸浆材林初植密度可定为4500~6000株/hm^2。轮伐期14~16年,对于平均胸径小于14cm或造材后小头去皮直径小于12cm的原木,加工成木片销售,效益好于直接售原木。培育建筑材林,初植密度可为3300~4  相似文献   
5.
针对江浙地区抬梁和穿斗木构体系中馒头榫、透榫、半榫及瓜柱柱脚直榫4种典型榫卯节点,通过试验研究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转角刚度、延性系数及耗能能力.结果表明:馒头榫、透榫、半榫节点的滞回曲线均呈Z形,具有明显的捏拢特性,而瓜柱柱脚直榫节点的滞回曲线呈反S形,较不饱满;这4种榫卯试件均经历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耗能能力随着节点转角的增加而减小;在节点耗能能力上,按从优到劣排序分别为半榫、馒头榫、透榫、瓜柱柱脚直榫.研究结果可为抬梁和穿斗木构建筑的计算分析及保护修缮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殿堂式古建中整体分析中考虑损伤的不足,定义了新的损伤变量,对殿堂式古建整体进行了考虑损伤的ANSYS分析.以一个典型的明代殿堂式结构——北京法兴寺为工程背景,建立了结构模型,并进行ANSYS有限元静力分析,得到了结构的最大位移和弯矩等;分析了木材损伤的种类;选择有效截面的减小率为损伤变量,采用随机法和一致缺陷模态法对截面损伤模型进行了有限元静力分析和对比结果分析;最后对这两种模型持续加载,得到了其破坏时的极限荷载.  相似文献   
7.
研究福建土楼外部夯土墙和内部木构架对土楼整体抗震性能的贡献,探讨方形和圆形土楼抗震性能的差异.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选取与福建土楼地质条件相近的两组天然地震波(EL Centro波和Taft波)和一组人工地震波,以圆形土楼承启楼和方形土楼世泽楼为例进行分析.分别对外部夯土墙和夯土-木构架混合结构进行计算,得到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层间相对位移、层间位移角、木结构承受的水平地震剪力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地震力主要是由夯土墙的惯性力引起的,夯土墙占水平地震总剪力的97.4%;圆形土楼的应力和应变比方形土楼更均匀,空间整体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提出叠拱结构模型,并探讨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潜力,文中要用理论分析与实物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叠拱在威信中外各类结构中的特殊意义,同时分析其在现代大跨度寻找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Summar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208 with nopaline plasmid pTiT37 was used to obtain stem tumors on plantlets ofFagraea fragrans grown in vitro. Bacterial elimination and tissue proliferation were simultaneously achieved by growing tumors on cefatoxime medium. After some tissue growth the shoots regenerated. An examination of these showed the presence of nopaline, indicating genetic transformation by T-DNA.  相似文献   
10.
内嵌多块钢板销式木连接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单调加载方法对11个内嵌钢板单销木连接试件进行顺纹受压试验,研究内嵌钢板销式连接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模式以及钢板数目、钢板间木材厚度与钢板外边缘木材厚度之比和钢销直径对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钢销直径相同的条件下,连接节点的承载力随钢板数目和钢板间木材厚度与钢板外边缘木材厚度比值的增加而增大.基于欧洲屈服理论并根据叠加原理推导了内嵌多块钢板单销连接节点顺纹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