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2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63篇
系统科学   303篇
丛书文集   130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575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现代开放教育成人学员的学习主要以网上自主学习为主,利用计算机帮助学员学习和巩固各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是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辅导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用Visual Basic编程辅助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铰链四杆机构存在的基本型式,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32.
飞机结冰包线保护对开环飞行性能影响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所有的飞机失事事故中,由于飞机结冰造成的灾难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解决飞机结冰后造成的飞机失速迎角减小以及飞行包线萎缩等安全隐患,通过引入结冰参数等,采用一种简化的飞机结冰模型的方法来仿真。仿真计算各种输入或者扰动下,结冰飞机纵向各项性能响应。通过在线计算结冰失速迎角,建立开环状态下飞机包线保护系统,实时反馈失速迎角告警信息以提醒飞行员操作,从而保证飞机飞行的安全。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而且概念清晰,计算简便,可以在实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为仿真研究提供一种良好的方法。
Abstract:
In-flight ic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all of the aircraft accident.A brief method was utilized to simulate the aeroplane ic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which was caused by ice,such as low stall of angle of attack and flight envelope atrophy.All the longitudinal dynamic of aircraft could be got in different input.Ice aircraft envelope protection could provide the pilot with enough time to avoid icing related accidents by calculating the stall limits of angle of attack online.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can show that the system is working effectively,furthermore its method is simple and concept is obvious.It provides a good way for simulation research,especially in the condition of experiment lacking.  相似文献   
933.
Wettability of molten Sn-Ag-Cu alloy on Cu substrate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essile drop method, as well as its dependence on time and temperat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volution of contact angle at the alloy’s melting point experienced four different stages. Especially, the contact angle was unstable and fluctuant in stage II, and gradually decreased in stage III mainly due to a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Sn-Ag-Cu alloy and Cu substrate. The contact angl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but increased slightly at 629 K, for another chemical reaction occurred. Interfacial characteristic has been further investigated by examining the sample’s cross section.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of Cu6Sn5 and β-Sn phase were found at the interface of Sn-Ag-Cu/Cu.  相似文献   
934.
以4,4’-二氨基二苯硫醚(SDA)和联苯四酸酐(BPDA)为原料,通过溶液缩聚-热酰亚胺化/化学酰亚胺化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含硫醚结构联苯型聚酰亚胺。利用高级旋转流变仪在线跟踪反应进程,采用热失重分析仪研究反应条件对热酰亚胺化及化学酰亚胺化法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备高性能的聚酰亚胺建立有效的实验手段和方法。采用小角激光光散射法、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接触角仪、DSC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硫醚结构的引入使聚合物的表面张力与铜箔相当,可有效改善聚合物薄膜的表面性能,其与铜箔之间的黏附功明显大于传统聚酰亚胺,在无胶挠性线路板应用方面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所获聚合物的绝对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8±1.1)×104g/mol,分解温度均高于560℃;DSC的结果显示所制备的两种酰亚胺化聚合物均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比之下,化学酰亚胺化更有利于获得高酰亚胺化程度的聚合物,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935.
考虑了具有临界增长边界条件的拟线性椭圆方程,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若f关于u是超线性次临界增长,则当prp*时,应用"山路引理"证明了方程至少存在一个非平凡的弱解;当1rp时,应用"对偶喷泉定理"和"集中紧性原理"证明了方程无穷多弱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936.
分析了现代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必要性,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实施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7.
通过试验观测水泵吸水管附近旋涡生成、发展的过程,得到了吸水口临界淹没深度与流量的关系式;同时应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吸水口近区流场进行了多方位、多断面连续拍摄,获取了全场瞬时及时均的流速场和涡量场,定量显示了吸水口周围流速分布、旋涡位置及大小等水力特性.  相似文献   
938.
两种改善汽车风洞轴向静压系数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改善轴向静压系数对提高汽车风洞实验段流场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与数值模拟均发现,增加收集口角度或增加收集口喉部间隙都能有效改善汽车风洞实验段轴向静压系数,而且收集口角度越大或喉部间隙越大,轴向静压系数改善效果越明显.另外,实验还比较了单独增加收集口角度、收集口喉部间隙以及收集口角度和喉部间隙组合后对轴向静压系数的影响,旨在为全尺寸汽车风洞改善轴向静压系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9.
针对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刚性、半刚性材料作为基层大量使用的情况,基于弹性地基上不等平面尺寸双层结构模型,采用3维20节点实体单元,讨论了轴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面层和基层)最大荷载应力点的位置、大小和对应的荷位,多轴荷载对最大荷载应力位置和大小的影响,以及移动轴载作用下的最大荷载应力影响线;分析了轴载作用于不同荷位时,基层有无超宽对面层、基层自身最大荷载应力的影响,以及轴载向面层内侧移动时路面结构最大荷载应力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温度翘曲和荷载作用的耦合效应.研究结果可用于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临界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940.
长期动载下级配碎石的塑性变形与临界应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中型动三轴仪,在不同围压、不同动应力条件下,研究了级配碎石基层在长期车辆荷载作用下塑性变形的发展规律和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在围压一定时,随着动应力的增加,级配碎石的塑性变形曲线可分为稳定型、衰减型和破坏型,3类塑性变形的分布确定了2个临界状态;临界动应力随围压线性增加,临界动应力比随围压呈对数递减,且两临界应力比在高围压下有趋同态势;级配碎石的塑性变形与动应力水平为指数关系,稳定临界和破坏临界的动应力水平分别为0.79和1.00;典型路面结构应力分析表明,标准荷载下级配碎石过渡层的应力水平为0.72~0.92,小于破坏临界应力水平,级配碎石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处于较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