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9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90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184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529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合成了不同软链段长度的聚醚型、聚酯型嵌段聚氨酯脲弹性体,以及聚醚-聚酯软链段聚氨酯脲弹性体(PUU)。借助SEM、DSC以及拉伸试验机分析其结构、形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分离程度随软链段分子量的提高而提高。在软链段分子量相同时,聚醚为基础的PUU的相分离程度较聚酯为基础的PUU高。以聚醚-聚酯为软链段的PUU呈现了聚醚型和聚酯型PUU的各自形态,有较大的相区尺寸和较明显的相界面。力学性能数据证实了形态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2.
从电池设计的角度分析了2Cu2++2I-─→2CuI+I2一类反应的自发进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3.
本文报导了用机械混合法调制的 LiCl/TiO_2及 LiCl·TiO_2/Al_2O_3催化剂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过程中的活性和选择性、以及 C_2收率等。同时,还详细地测定了温度、甲烷分压等各种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 LiCl 含量为20%(mol 此).在 T=750℃,P_(CH4)=0.2atm.P_(CH4):Po_2=3:2的条件下进行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时,用这两种催化剂,可使乙烯的选择性提高到85%,乙烯的收率分别达到27%和29%。  相似文献   
194.
本文以电解氧化2,5-二甲基呋喃和对丙烯基苯甲醚为实例,阐明如何分析所测得的极化曲线,怎样从极化曲线来确定有关的实验条件。实验证明,这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5.
用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MNDO并结合广义微扰理论,在考虑二烯和亲二烯的两对前线轨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不同反应途径的相互作用能,用相互作用能预测了反应优势产物,定量地计算出了不同产物的比例,结果表明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6.
采用纯铜-(Cu-30wt%Al)组成的扩散偶,研究了800℃时Cu-Al反应扩散产物的扩散组织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并测定了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在800℃时Cu-Al界面反应产物与Cu-Al二元平衡相图中存在的各相相对应。  相似文献   
197.
本文研究了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高温共聚合反应。由实验得出,200℃时的共聚合体系(r_1=2.76,r_2=0.35,r_1×r_2=0.97)接近于理想共聚(r_1×r_2=1),还得出,高温条件下二者的共聚合的解聚反应是相当可观的。  相似文献   
198.
本文利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了NH2自由基体系的可能解离通道,得到了NH2自由基电子基态2B1及第一激发态2A1合理的解离通道。  相似文献   
199.
为深入研究氢燃料内燃机NO_x的生成机理,基于CONVERGE软件建立了三维网格耦合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氢燃料内燃机CFD仿真模型,进行了氢燃料内燃机在不同负荷下的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模型的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较为吻合。结果表明,氢气浓度增大有利于提高氢燃料内燃机的效率;NO的大量生成出现在不断升温的快速燃烧期,快速燃烧结束后NO总量不断减少,其缸内平均温度低于2 200K时NO总量趋于稳定;热NO,NNH和N_2O是NO生成最主要的路径,其中热NO路径产生的NO排放最多,其贡献率随着负荷增大而增大。NNH和N_2O路径在较低浓度时有接近25%的贡献率,而在燃空当量比为1.0时,这2种路径对NO生成的贡献率之和为负值。采用化学反应动力学方法得到了3种路径在不同负荷下对NO生成的贡献率,初步揭示了氢燃料内燃机NO_x生成的机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0.
讨论了酶催化反应模型S-A系统的Bogdanov-Takens型退化奇点(即尖点),给出了奇点为Bogdanov-Takens型退化奇点的条件,并推导出了相应的正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