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0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288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184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528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氨基乙酸的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是准一级。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氨基乙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OH-〕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IO-4〕的增大反而减小;且发现1/kobs对〔氨基乙酸〕和1/kobs对〔IO-4〕有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一种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推出了一个能够解释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式,求得了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k,并给出了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22.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现已在医学工程、疾病诊断、遗传工程、考古学及法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该技术具有灵敏、特异、产量高、速操作简便和容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因此,也被应用于食品检验.本文就PCR技术的原理及在食品卫生检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3.
本文用广义阶梯函数表示梁的弯矩和抗弯刚度,最终导出了以各支座反力为基本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24.
热分析法研究聚苯乙烯热降解机制与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热重分析法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苯乙烯的热降解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2气流,升温速率为5、10、15、20℃/min的条件下,聚苯乙烯的热降解机制为D3和A0.6热降解活化能随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5.
对合足够CO的空气中直热式烧结型气敏电阻的振荡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振荡周期及振荡幅度与CO浓度、热丝加热功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6.
以1H-苯并三唑1-1乙酰肼与甲酰基二茂铁,乙酰基二茂铁,1,1'-双乙酰基二茂铁缩合得到了3个二茂铁亚甲基-1H-苯并三唑乙酰腙,并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7.
在3—(二甲氨基)丙胺(DPA)催化下,对硝基苯磺酰基乙腈与芳香醛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生成2—(4—硝基苯磺酰基)肉桂腈类化合物,产率83%—98%.用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等方法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确证得到了上述结构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8.
用(NH4)2SO4三次盐析法从大豆中提取脂肪氧化酶;用测氧仪测定和跟踪脂肪氧化酶催化油酸氧化反应的反应过程。实验表明,脂肪氧化酶催化油酸氧化反应是按Michaelis机理进行。其最佳反应条件是:pH=9.0;反应温度t=30℃。反应活化能Ea=74.95kJ·mol-1;米氏常数KM=2.97×10-3mol·L-1。本文还测出了多种抑制剂对脂肪氧化酶的抑制效果。在应用方面提出了用抑制剂除去豆腥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9.
3-吗啉基-4-丁氧基-3-环丁烯二酮1与胺反应时,因胺的性质和反应条件不同会出现多种情况.一般情况下,酯基被胺解,胺基进入邻位如3和4.1,3-丙二胺、间氨基酚与1作用,除了胺解还发生分子内和分子间的酰胺交换反应如6和7,后者胺基的位置也有变化.邻氨基酚和邻苯二胺与1的反应产物不是1,2-而是1,3-取代的方酰胺.  相似文献   
130.
用从头算方法在UHF/3-21G水平上研究了H+CO2→CO+OH的反应机理,指出该反应分为3个基元过程进行,第一步为速控步骤,同时用Fukui的内禀反应坐标理论计算了IRC,证实了上述反应机理,用传统的过渡态理论和变分过渡理论及相关的隧道效应校正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